近日,一项《新经济时期的子女性别和父母幸福感》研究结果认为,“生儿子幸福感不如生女儿”,话题立刻引发网友热议。新浪网调查显示,超六成网友认为“生女孩幸福感高”,支持上述专家的研究结果。 “生女孩幸福感高”,这是专家们统计研究的结论。也有民间的说法:“女儿是招商银行”、“儿子是建设银行”。专家研究讲调查、讲数据,所谓实证研究,经济术士的气息扑面而来。民间版本呢,则是一股浓浓的菜场味儿,大家计算幸福,害怕缺斤少两,幸福的市价普及、标准化,于是满世界出现了得道高僧,大家瞬间看破了生活本质,都鹦鹉学舌地说“对自己好一点”。 什么是“幸福感”?这是个人人都有自己看法的概念,人言言殊。但请注意,当“幸福感”披头盖脸进入了学术、决策、广告领域,它就已经慢慢意识形态化了。以前讲GDP,现在觉得不好,发展太快,生活跟不上,不幸福,现在就讲“幸福感”,宏观发展与私人生活一下子拉拢了距离,有亲和力了。当“幸福感”成为公共词汇,进入广告、屏幕,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生活方式开始被这套话语体系定制了统一样式。啊,我们的生活被遥控了。 幸福是私密的事情,但公共话语中流行的“幸福感”,其实已经成为一套生活的礼教,你得按它的仪轨去幸福着。买房,生娃,买车,诺,这是中产阶级必备要件,不购置齐全,你就不幸福——确切地说,是在他人眼中,在社会身份中,你不具备幸福生活者的资质。这种他人的眼光,很多时候,决定了我们的主观感受,我们被迫自我打量,纠正自己的生活态度。人的自由心智,其实已经死去。 这就是“招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较量。人们在“幸福感”的比拼中,计算着生育、婚姻的各种利害关系,因为好的生活所需要具备的条件,从一开始,社会就告诉他们了,父母必须提前进行生育、婚姻的估价和议价。生儿、生女的传统观念确实肢解了,但儿女之于父母的亲情并没有比传统更纯粹些,“养儿防老”不过转变成“不要啃老”,幸福的进攻变成防守,广播体操换了一套动作。所以,“生女孩幸福感高”,也就可以换个说法:“生女孩没那么累”。 还不仅仅是没那么累的问题。这种“生女孩幸福感高”的意义,一方面是打量女性的婚嫁,一方面打量男性的竞争,才子配佳人,变成今天的成功者抱得美人归。虽然女儿的父母在孩子十几岁至三十几岁之间,幸福感更高,但一旦开始了婚姻,就要百般抉择,成功的婚姻就是女儿社会晋升通道,失败的婚姻,则可以马上把前三十年的“幸福感”扫荡干净。没有对婚姻的估价,我想,那些父母是决计不敢不为女儿考虑买房的,这就是他们的“幸福感”。 婚姻成为女性的社会晋升通道,其实是现代才有的事。传统社会,首先是家族谱系主导的。家族谱系之下,你的爷爷、爷爷的爷爷,都记录在案,可以追溯至上面好几个朝代,这就是历史,家族生活是背着历史包袱去生活。这种格局之中,婚姻首先是家族谱系的延续,所以会“重男轻女”;婚姻其次是家族为单位进行的,所谓龙配龙、凤配凤,什么样人家的女儿注定嫁给什么样人家的儿子。今天不同,女性“解放了”,可以自由婚姻,自由婚姻意味着女性可以在婚姻的选择中,跨越阶级,改换门庭。正是基于这种改变的可能性,女性可以自由在各阶级流通,婚姻估价实现了货币化,这个货币,就是女性自身。 上述调查,正是基于十几到三十几岁的区间,这个阶段,父母为儿子操心多,为女儿操心少。但年龄往上走,结论或许不同了。比如四十多岁,男人的社会生命逐步旺盛,女性则开始为家庭而防守。这个年龄段,离婚,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女性提前进入老无所依的状态,而男人的江湖依然广阔。房产,这个“幸福感”手中的黄金,就成为女性选择婚姻时的砝码。打个不尊重女性的比喻,好比兔子出洞之前,要判断方圆百里是否足够安全,正如女性选择婚姻,要提前打量好未来一辈子。当然,她们可以按自己的态度生活,从小奋斗,父母要操心她们的事业、产业置备,那么早期也同样不会那么的有“幸福感”。 “幸福感”,让我们沦为海德格尔所谓的“常人”,沦为社会庸众,我们以血肉模糊的脸庞,组建了“大众生活”,里面有“幸福感”,囊括了所有的生活图景,但没有任何一个人的个性在其中。“幸福感”是这样一种生活,我们吃饱喝足,进行人人都觉得正确的、不可或缺的享受,却无时无刻不觉得迷失,唯有在“搏击俱乐部”中以不断刺激自己的身体感官,才能意识到自己原来还活着。今天,女性选择婚姻的时刻,她们左顾右盼,她们背后,无数男性在竞争、较量,求偶与成功,成为一个硬币的两面,而当大家讨论什么是父母、爱情,都自作聪明地人云亦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