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肯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读《30岁前的每一天》

浏览:1623 评论:12
2015-1-6 12:38:32 来自网贷投资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只要肯开始,什么时候都不晚
--读《30岁前的每一天》
2015-01-05第一遍阅读B1
《30岁前的每一天》是一本半自传半介绍生活工作学习经验的一本书。如果硬要是做个分类的话,我觉得这是属于作者自己的一本书。这突然启发我,也许一段时间以后,我也可以写出这样一本书,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如果能引起大家共鸣、带给大家一点启发的话,也是很不错的呢!
从书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心路历程、摸寻出作者成长的轨迹,还能模糊看出作者接下来的发展会是什么样子的。这本书,很贴合现在大多数刚刚步入社会或者还处于迷茫中的80、90后们。就我本人来说,作者讲述的她的故事,也同样发生在我身上,以她为镜,我反观自己,学习、纠正、改变着自己。我能触摸到作者的温度、感受的到她波澜之后此刻平和的心态,与我的内在琴瑟和鸣。
2014年一年的时间,是我自2004年以来,十年间成长最快的一年,尤其是心理上、心智上的成长,绝对呈指数量级。这种成长得益于无数次顺利之后的一个大挫折,让我陷入恐慌、自信全无、甚至感觉到生命的窒息。在谷底,我努力调整着自己,开始看书,看的最多的是心理学、自我管理的书籍,改变心态,开始记录每天最美好的那些事儿。现在,此刻,我从谷底开始慢慢往上爬,从在谷底时眼前一片漆黑,到现在我能看到一丝光明,我很欣喜,很感恩,感谢生活赐予我的一切,我相信,从此之后我会走的更加坚实。

这段时间,很多观念上的改变,与作者不谋而合。
观念改变一:没有天生就会的,只要去学就能学会,只想想做就能做到。说这话,当然不能排除天赋秉异的情况,但是还记得《伤仲永》吗?天赋再高,不勤加学习,最终也是“泯然众人矣”。作为“常人”的我们,更是要“勤”当先,大部分人做不到的大部分事情,都可以归因为一个字“懒”。相信10000个小时理论,同时注意“方法、规律”的学习,定能成功。说到这个观念的改变,还有一个我自己的小例子,本人以前自认为天生五音不全,特别羡慕会唱歌的同学,认为他们遗传的好,天生的节奏感。而我自己以前在KTV里都不敢唱歌,唱也只是跟着别人或者原唱哼唱。第一次对原本的观念产生动摇,是老公跟我说“唱歌是学的”,他说过之后,这句话就不断在我脑子里回想,旧观念动摇之后,心敞开了,就开始通过“吸引力法则”吸收更多的例子来支撑新的观点。林志颖、蔡依林等等都说过自己节奏感不好,这更加增加了我学习的信心。于是我开始看了一个学习唱歌的教程,开始注意气息,开始用K歌软件学着唱。当然这整个过程持续的时间很长,直到前几天,我突然发现了歌曲的节奏,通过回忆小学初中时学习的乐理知识,依稀能辨别出歌曲的拍子了。这让我很兴奋,K歌软件的打分也在逐渐升高,尤其是有了自信之后,觉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天生嗓子不好听,但是气息节奏等等还是可以学的,说不定信心来了,嗓子也会受到大脑的指示,越来越好了呢!同理于“相由心生”!
观念改变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的大脑和身体受到心底真实想法的控制,你要灌输给大脑正确的事情,首先要从内心真的相信。举个简单的例子,你明天想早起,6点起床,可是在你的心底还存在着另外一个想法“其实我晚起一会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第二天,6点闹钟响起的时候,你的大脑告诉你的身体,再睡会儿吧,没关系,于是你又赖床了。但是假如你内心底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我必须早起,那第二天你的大脑和身体会自动醒过来。所以,在决定一件事情之前,先自己辩论一下,最终给大脑发出一个明确清晰的命令,你会觉得其实做了就做了,没什么大不了的。
另外,作者提到的几个知识点,是我以前接触过并实践过的,这次看到依然觉得非常重要,再次列出来,目标是记住+实践。
1、10000个小时理论(参考书目《一万小时天才理论》)
《纽约客》专职作家格拉德维尔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艺术领域,也不例外。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天才,就是重复次数最多的人!
2、SMART原则:
制定目标有一个“黄金准则”--SMART原则。SMART是英文5个词的第一个字母的汇总。好的目标应该能够符合SMART原则。
所谓SMART原则,即是:
①目标必须是具体的(Specific)
②目标必须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③目标必须是可以达到的(Attainable)
④目标必须和其他目标具有相关性(Relevant)
⑤目标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Time-based)基本程序
无论是制定团队的工作目标还是员工的绩效目标都必须符合上述原则,五个原则缺一不可。
3、管理学模型-PDCA循环:P(Plan)-计划;D(D)-执行;C(Check)-反馈;A(Adjust)-调整
作者通过记事本的使用来阐述这个管理学的模型。关于记事本的使用(参考书籍《你真的会记笔记吗?》《GET》),我是非常接受的,也曾经看着书买了漂亮的本本拿来记,但是最终没有坚持用实体的记事本进行记录。一个是实体的记事本比较不方便携带,尤其是我这种能少拿东西就少拿的人来说(学习过这么多的管理方法和工具使用之后,我发现,最简单才是最好的,比如分类,在够用的前提下,越少越好,越容易执行);二是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完全可以代替记事本。(工具是辅助,要把最核心的事情做到,当然啦,好的工具是决定你能不能做到的一大筹码。)
每天、每周、每个月、每年进行一次PDCA循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我现在是这样来操作的:①2015年前三天元旦假期期间,重新评估了自己的梦想,明确3-5年的中期目标,并根据梦想(时间有限、生命有限,把生命消耗在最值得的事情上。PS:除了钱、普遍意义的成功,最值得的事情还包括:让自己快乐、让别人快乐等等)制定2015年的目标和计划。②每个月初或者上个月末,总结上月的情况,明确本月的目标和任务,并列在Pomodoro软件中。List按照任务分类,兼顾学习、工作、家庭生活和休闲娱乐。根据具体的任务按照周或者对任务进行分解,添加task。③每个周初或者上个周末,总结上周的情况,明确本周的任务。④每天晚上9点,在为知笔记的“九宫格日记”里,记录以下几项:当天计划完成情况、学习、工作、开心的事、当日反省+改进方法、当日学习+实践方法、明日计划。⑤日计划按照A、B分类,先做A再做B。先做最重要的事(这一点是我的最大软肋,改!)。

新的启发:
1、养成良好的习惯的方法。作者在介绍记事本的使用的时候,讲到了“记录时间的检查标准”,用的方法是必须连续7天都做到才继续进行下一步。这给我一个启发,在进行一些学习活动的时候,不妨也用这种方法。比如学唱一首歌,可以把歌曲分成几部分,按照顺序把每一部分全部学会之后再进行下一部分,这应该可以改掉我总会留下一些小尾巴的毛病。当然,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学习活动尤其是读书,还是参照《如何阅读一本书》里边介绍的,先从头到尾过一遍比较好。到了第二遍的时候就可以用现在这种方法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啃掉了。
2、读旧书。全年只追求看书的速度和数量,今年应该把重点放在看书的质量上。每看一本书即写书评,总结好了之后再进行下一本。每周看一本之前读过的好书,已得到更多的启示。

已有2人评分 社区积分 理由
漫漫慢 + 20
总评分: + 20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热门版块 更多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