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七理财 于 2023-7-2 21:22 编辑 大家好呀~ 最近有朋友突然发现,自己一直定投的基金,实时估值功能看不到了,明明前几天还能看,现在点进去只显示收益了: 图源:某券商软件APP 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根据最新消息,监管部门要求6月16日起,基金公司和第三方平台下线基金实时估值功能。 不过我查了下,目前有些大平台还是能看到,比如在天天基金网上,输入某只基金名称并点击「盘中实时净值估算」,仍会显示当天的净值走势: 图源:天天基金网 朋友用的是某券商公司APP,实时估值功能已经下线了,估计这些头部第三方平台也撑不了太久。 巧的是两年前,我们专门聊过基金净值估算这个功能,当时的建议是少用或者不用,因为这个功能会让大家把基金当成股票炒,投资动作容易「变形」。 没想到这个功能居然和大家拜拜了~ 我朋友着急地问: 平时习惯了看实时净值,以后不让看了,对基金投资有没有影响呢? 还有今后我买卖基金,会不会比现在更麻烦了? 如果你也有同样的疑惑,不妨耐心往下看~ 01 首先要在开头申明一点,这次下线的功能是基金「实时估值」,与基金公司披露的「单位净值」没有关系。 基金单位净值是什么? 举个例子,假如一只基金的净资产是1亿元,它的基金总份额也是1亿份,那么它的基金净值就是1元。 基金单位净值=基金净资产÷基金总份额 如果你买的是刚成立的基金,单位净值一般都是1元,由于其持有的股票价格上下波动,时间长了,亏钱的基金单位净值就会低于1元,而赚钱的基金单位净值则高于1元。 后来的投资者想要申购或赎回基金,就要按最新的单位净值成交。 现实中,基金单位净值每个交易日都在变化,基金公司会在股市收盘后计算当天的净值,并且要和托管机构核对数据,确认无误后才能公开,通常是在晚上发布净值。 而基金「实时估值」则根据基金持仓股票,结合当天的股价走势,实时模拟交易时段的基金净值涨跌。 由于它比基金「单位净值」更加高频,满足了基民及时跟踪数据的需求,久而久之,很多人习惯把「实时估值」当作「单位净值」。 比如我们看这只基金,当天的单位净值是1.5745,净值估算是1.5706: 乍一看好像差别不大,看哪个都行,实际上真正反映基金涨跌幅的数据是「单位净值」,「净值估算」数据并不准确,只能作为参考,用来交易很容易踩坑。 02 为什么说「净值估算」不够准确呢?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时间滞后。 「净值估算」根据基金最近的年报、半年报、季报里的持仓股票,结合当天股价涨跌去推测基金净值变化。 但这些报告的披露时间比实际要晚1-2个月左右,有的基金经理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仓,早就卖出了原来的重仓股,买入了新股票,再根据滞后的信息去估算基金净值,难免有误差。 另一个是信息不完整。 一般来说,基金在季报中披露的是前十大重仓股,而在年报、半年报里才会披露全部持仓。 比如说2023年一季度,基金的前十大仓位变化,基金净值估算有做统计,但其他仓位的变化并不知道,净值估算并不能统计到其全部持仓情况,很难保证实时估值的准确性。 我们看到那些「净值估算」和「单位净值」偏差不大的情况,一种是指数基金,由于其仓位完全跟踪指数,每年定期调仓1-2次,规则都是公开透明的,所以实时估值和单位净值比较吻合。 另一种情况是,某些主动型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比较稳定,持股周期长,换手率较低,几个月内的仓位变化不太大,那么这类基金的「净值估算」和「单位净值」也较为接近。 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有些基金经理调仓比较频繁,或者近期追逐热门板块,大幅偏离了原来持仓的行业,差异就会非常大,也容易引起基民的误解。 比如小A白天看到实时估值上涨,心里还挺开心,但晚上发现单位净值下跌,怀疑基金公司是不是暗箱操作「偷吃」了收益? 小B在盘中看到实时估值跌了才买,结果发现单位净值是上涨的,「低买」变成了「高买」,觉得自己被估算数据误导了。 可见这个净值估算功能既不准确,带来投资体验也很差,还不如以基金公司披露的单位净值为准,也更省心。 03 那么净值估算下线后,对我们普通投资者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如果你买的是指数基金,要了解实时走势,可以直接看跟踪指数的涨跌幅,没有净值估算其实也没啥影响。 但如果你买的是主动型基金,原来可以看盘中的基金净值走势,以后可能看不了了,想知道这只基金当天的涨跌和净值,就要等晚上的数据公布。 有些人会担心,以后买卖基金岂不是变得更麻烦了? 实际上并不会,因为国内公募基金申购赎回的原则,一直是以当日收盘后的单位净值为基准,既然我们是根据「单位净值」来交易,「净值估算」下线对我们操作也是没有影响的。 最后我对朋友说,平时你是每月定投基金,但之前有「净值估算」,总会忍不住打开手机看一下,涨了欢天喜地,跌了唉声叹气; 现在没了这个功能,你可以安心地做好定投,不会因为最近跌多了就想卖出,反而有利于长期持有,某种角度看还是一件好事呢! 好啦,关于基金实时估值功能下线,和你分享到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