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暖阳 于 2022-10-31 09:48 编辑 说起住别墅,相信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画面是:两三层高的小洋楼,豪华大气,里面的装修气派又豪华,有惬意的观景阳台,别墅四周有山有水,别墅主人也是土豪。 然而,最近有一则新闻却引起了网友的热烈争议,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新闻的内容是这样的,一对自称是中产阶级,上海的一对年轻夫妻,在上海郊区买一套500万的别墅,生了3个孩子,却只买得起8元的运动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之前,丈夫开了一家健身工作室,正常情况下年收入60W以上,支付家里每月的房贷、孩子教育的支出等各种花费开销根本没问题。 可是,今年因为疫情,最近半年亏了20万,现在每个月的生活费还得靠着父母给的那一万块“救济”勉强度日。 妻子孙女士每天忙着从各种APP中,微信群中搜集优惠券,在优惠券群里,下单拼团购买到一件8元的运动背心。 看到这个新闻,有人不禁问道,住500万的别墅,只买得起8元的运动衣,开什么玩笑。也有的人说,这也叫中产,应该是“伪中产”吧? 一、什么是“中产阶级” 关于中产阶级的定义,我上网专门查了下,所谓的中产阶级,是指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且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精神追求的阶级。 说得直白点,也就是处于中产阶级的人不再为生计而发愁,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精神层面的生活。 按照这个定义,这对上海夫妻现在已经不属于中产阶级了,虽说他们住着别墅,可最基本的生活都成了问题,只能算是“伪中产阶级”。 从这个新闻里,我们可以看出什么端倪呢? 二、被贷款掏空的“中产” 据大数据调查,我国14亿人总负债达到200万亿,约7亿人负债,人均负债14万。 在家庭的开支结构中,房贷占里面的大头。大部分的人,身上都背负着各种各样的房贷车贷、信用卡,他们喜欢提前消费,“花明天的钱,享今天的福”。 每个月工资一发下来,还完房贷车贷、信用卡,已经所剩无几了。 就像上海的这对夫妻一样,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住着高档的别墅,每个月负担2W的房贷,根本不是什么问题。 可这几年在疫情的困扰下,经济下行,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比较困难的时候,还房贷的压力却很大。 他们表面上看上去很富有,殊不知其背后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真相,他们只不过是靠借贷,过着看似富人的日子罢了。 三、量力而行,别打肿脸充胖子 富人般的日子谁不喜欢,可也要量力而行。 有能力就住大别墅,经济能力欠缺,那就住一个相对小的房子,别动不动就让孩子上贵族学校。 在这则新闻里,孙女士说到这样一句话:仅仅是维持“中产”,就耗光了所有的精力。 为什么要拼命地去维持“中产”呢,他们为了这所谓的“中产阶级”的这一光环,打肿脸充胖子,过着这在外人看来光鲜亮丽的生活,实则生活早已青黄不接。 生活是自己的,只要让自己过得健康,过得快乐,别为了这个所谓的光环,让自己负重前行,最终压垮自己,得不偿失。 在面对疫情时,连中产阶级都这样了,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 1、 投资自己 网上有句话说得好:“人生最好的投资,不是房子,不是股票,而是自己。” 当前经济下行,我们不妨静下心来,去付费学习一门技能或是精进业务能力,有助于我们去开拓副业,或是在职场中能让我们更加有竞争力,赚更多的钱。 在这个风险和不确定的社会,只能不断地投资自己,任凭外界风云变幻,风吹雨打,我们都有从容应对的勇气和实力。 2、 多存钱,勤记账 听到这样一句话:“人的崩溃90%都是从缺钱开始的,钱是一个人的胆量。” 是呀,存钱能够增加生活的底气,毕竟人这一生充满变数,可能昨天你还好好地上着班,明天公司可能做出决策,要裁掉部分员工。 存钱,虽然不能让我们暴富,实现财务自由,但是却能让我们在风险来临时,淡定从容地应对。 小时候,常听我妈念叨一句话:天晴要防备下雨。 所以,她教会了我储蓄的好习惯,一直到现在。 每一年我都会给自己设定一个存钱目标,每月抽出10%的工资强制储蓄,比如收到6000元的工资,我就直接存掉600元,其他的5400元就当成自己的可支配收入。 同时,也养成了记账的好习惯,真的是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没记账之前,每到年末看自己的账单时,好奇这钞票是不是自己长翅膀了? 直到第一次记账,我才知道自己花了多少冤枉钱! 建议大家下载个记账软件,记一个月你就能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有新认知,我平时都在用随手记里的【攒钱账本】,及时地记录我每个月的收入和支出。 月末,在账本首页能清楚地看到自己每个月总的收支和结余,年前定的存款目标进度,完成了多少,也是一目了然。 存钱和记账的这个好习惯,我将会一直保持下去,平时做好资金分配,避免铺张浪费,延迟满足,让手里的钱,转变成自己行走于世的底气。 3、 拒绝消费主义 这个新闻里,孙女士住500W别墅买8块钱的运动衣,我觉得没什么不好的,毕竟该省的省,该花的花。 身处在这个物质极度丰富、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每天我们都能接受到来自商家各种消费消息的诱惑,忍不住地剁手。 可买回来的东西,可能不适合一次都没用,就给丢弃了,既造成物质的浪费,钱也就不知不觉花完了。 正如大卫.巴赫所说的:“钱的问题通常不在于收入太少,而在于开销太多!” 有时候,在下单前,我会先问问自己,它是非买不可吗?有没有可以替代它的物品?有没有平价但不会影响用途的? 做到物尽其用,不奢侈,不浪费,毕竟对自己好,不一定是非要砸钱,过适合自己的生活,别打肿脸充胖子,毕竟日子是自己过的,而不是过给别人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