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我是向行 于 2022-10-19 22:08 编辑 小文告诉我,昨晚本来想买一瓶面霜,结果打开购物APP发现自己什么都需要一看就停不下来,结果一买就是一千多。 最近我每次和小文聊天时,她不是在买买买的路上就是在逛的路上。我问她是不是最近得了不花钱就手痒的毛病? 小文说,不是最近,一直都是。不看觉得自己什么都不需要,一看好像什么都缺。 这句话我深有同感,我以前有空就喜欢看各种羊毛群和购物网站,以为是三瓜两枣的没花什么钱,可是积少成多,每个月出账的时候一看明细才惊觉小东西和羊毛才是最费钱的地方。 以前总不明白自己一个人没有房贷车贷又不养宠物,一个月怎么会花掉六七千甚至上万块钱。后来才知道自己是纵欲过度,无休止的买买买,才导致一年到头存不下钱反而负债。看到小文今天的样子我才明白,她的今天就是我原来的样子。 想存到钱,消费降级是必须的。我退掉了原来在小区的房子,一房一厅就要1500,加上其他的费用一个月近2000元了。我搬回了公司的单人小公寓,房租只需400元,而且直接拎包入住。房租水电直接从工资扣,不用担心每月房东催租。 公司有饭堂,每个月400块钱的伙食补贴,工作日完全不需要花钱。平时没什么花销,只需要周末的饭钱或者回家的交通费。 扣除房租后,我发现自己一个月的开销不到500元,里面包括了水果和牛奶。有时候碰上疫情不能回家,甚至不到200块钱。我周末会有一天轻断食,所以在伙食上的开销不大。 自从舍不得花钱后,我发现生活其实没有那么多必要的东西。比如我以前喜欢每周去花店买一束花,现在改成自己种绿植,遇到节日会在网上买一束不到20块钱,一样仪式感满满。以前各种薅羊毛,自己用不了的买给妈妈婆婆嫂子和好朋友。 一遇到节日就各种送,觉得这是一种仪式感,也是维系朋友亲人之间美好感情的手段。现在基本上不送了,真正的感情不是靠物质维系的,而是在艰难时候的帮助,和节假日里的真心问候。 疫情三年,逐渐减少了游玩的需求。今年甚至一次都不再安排了,因为害怕被困在某个地方出不来,影响上班就不好了。可以说减少了这一面的需求,节省了不少钱。换成每月一次的海岸线或者山林穿越,消费也就几十块钱而已。 停止无休止的消费,我以为自己会不适应。可是我发现恰恰相反,花的钱少了,我反而过得更开心了。没有花呗白条信用卡的账单,我觉得很有成就感。降低欲望后,我再也不需要蹲点薅羊毛,抢优惠。在碎片化的时间里看一篇文章,做几道练习题,其实比逛购物APP更充实。 以前穿梭在各个购物平台,现在要买什么提前想好,快狠准买好退出。再好的推荐和优惠都视而不见,发现自己反而没有什么损失。理智,让我省下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曾经我为了买一件毛呢大衣,花费了一个晚上,而放弃了夜跑的习惯。现在我不会,坚持锻炼比什么都重要。 朋友聚会吃饭不再是目的,聊天才是最终意图。于是不再选择网红餐厅,自己做,有诚意也更划算。也或者选择团购,哪里便宜去哪里,甚至10几块钱的素食餐厅我们也吃得很开心。 护肤品不再选择国际大牌,100元不到的国货三件套用着也不差。脸上不油光,感觉皮肤状态更好了。衣柜里有了经典的百搭款,不再觉得永远缺一件衣服、一个包包、一双鞋了。就连包包都是9.9的帆布包,巨能装。诸如此类。 小文说:努力挣钱就是让自己不再为花钱犹豫,买什么都要掂量,你不累吗? 恰恰相反,减少自己的欲望降低消费欲,是对生活的一种确定和掌控。让自己的日常消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我感觉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满足感。 疫情三年,失业、内耗、存钱等词频频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保住工作。稳定的收入是我们生活的保障。停止内耗,能让我们不再浪费时间,有空多读书,多运动,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基础。然后,尽量有一份工资之外的收入。 多存钱,不负债。对生活有期待,对开支有数目。坚持记账,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这是最好的理财。随手记的神像云账本记得安排上,这个记账神器是我掌控生活的助推器。 每个人对生活的理念都不一样,所以选择自然也不一样。从每月支出上万到如今的500元,只要做到降级消费就可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