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累的时候,请允许自己暂时停止向前的脚步

浏览:52 评论:0
2022-7-31 15:02:38 来自生财有道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简七理财 于 2022-7-31 15:02 编辑




最近,你有没有被内卷、被996、被大小周、被PUA、被KPI呢?

有时候,迫于生活现实的压力,我们经常陷入矛盾:

被人有意无意地冒犯了,还要忍气吞声;想要躺平,却又害怕被踢出队伍;不喜欢激烈的竞争环境,却又不得不打起精神追赶。

但这种长时间强迫自己进入不舒服的状态,只会让我们的生活、工作变得一团糟。

确实,身体过度劳累疲惫的时候,我们还可以躺在床上休息休息;那我们的心理要是疲惫了呢?该如何去调节呢?

最近在看一本特别治愈的心理学漫画书籍——《猫与狗的生活哲学》。


作者是「简单心理」,这并不是一个人名,它是一个主打心理咨询服务的网络平台,团队成员大来自全球的上千名顶尖心理咨询师、精神科医生。

从2014年成立至今,一直致力于帮助人们解决心理、精神方面的问题。

在《猫和狗的生活哲学》一书中,主角是两个动物:肥猫和胖狗。

肥猫代表一些具有各种情绪压力和困惑的人,而胖狗就是它的专属心理咨询师。通过「猫狗对话」的漫画形式帮我们了解一些简单的心理知识。

告诉我们即使有时选择「躺平」,也能在职场生活中,给我们一些「内向生长」的力量。

全书围绕四个关键词:躺平、修复、疗愈和自由。


01
先来讲讲「躺平」。

这是一个网络流行词,是指无论对方做出什么反应,你的内心都毫无波澜,不会有任何反应或者反抗,表示顺从心理。

说白了,就是感觉很「丧」。

除了现实生活中面临的车贷、房贷、养娃等生活压力外,压的我们喘不过气来,还有一些心理上的丧——

比如,书中提到一个词叫「被动废」。

就是说,本来我很乐意主动去做的事情,被别人一催,就使我出现从身体到心灵全方位、多层次的抗拒。

打个比方,职场中你给自己定下工作目标后按时执行;但别人每天都会对你说:记得今天要做什么工作哦。

这时你心里会产生一种逆反心理:你越催我,我越不想干。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我给自己定下目标并去执行时,这是一件主动积极的事儿,是充满期待和成就感的;但别人的一句催促会在无意间打破这一切,明明是「我主动安排的」,现在变成了「被动要做的」。

主观能动变成客观被动了,原本你自己能独立取得的成绩,被别人—催,反而变成了别人催促的结果。

这就很不酷,而且那种自我满足感也会瞬间消失了。或许这时,我们可以对对方说:我会努力的,替我加油吧!

生活中,面对这种「丧」的状态,该怎么做呢——

一是请捍卫自己做「废物」的权利。

如果你真的遇到一件很困难的事情,觉得焦头烂额无法向前时,不妨先停下来,往后退一步,允许自己暂时停止向前的脚步,做一个「短期废物」。

当然这只是个形容词,它本质代表的是,你在了解自身缺点和困境后,还能学会「自我接纳」,这样至少你心理压力会更小一点、也会更全面的看待自己和他人。

二是要是心情实在很「丧」的时候,那就乖乖地「丧」下去吧。

生活中,我们免不了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比如内心明明是抱怨沮丧的心态,却非要强迫自己兴奋起来,这就是在过度使用心理资源。

这种情况下,如果继续强迫自己进入并保持不适宜的兴奋状态,只会让生活更加糟糕。

所以,有时候,「丧一丧」能让我们积蓄更多前进的力量。



02
再来说说修复。

书中举了两个比较有意思的,又很贴近现实生活的心理学名词。

第一个是叫「习得性无助」。

就是,在漫长且重复的失败经历中,始终无法拥有「获胜感」的状态,会给我们带来极度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的状态。

职场或者日常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过一种情况:

做每一件事情,我明明很认真的对待,可就是做不出成绩来,好像我无论如何努力,也始终达不到预期目标。

最后,只能认命地来一句:我真的不行。

就像一个学生,明明真的在努力学习没有贪玩,在爸妈的鼓励下更加卖力的学习,但每次的考试成绩就是不理想。

处于「习得性无助」状态下中的人,有时候听到“我相信你”这样的鼓励话语后,可能会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继续尝试,但重复的经验又会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恐惧和排斥,从而加重了这种「习得性无助」。

那要怎么办呢?

不妨就坦然接纳这种无助和失败,用「失败了我也爱你」来取代「我相信你能成功」,这或许能让习得性无助状态下的人,放松身心压力,卸下完成别人期待的包袱,从而能更好地前进。

第二个词是叫「情感勒索」。

初入职场或职场老实人经常会被同事要求帮忙,比如帮同事买个早餐、拿个快递、打印个文件。

目的是希望能拉近与同事的距离,但或许有些同事会把你的这种帮助当成你理所应当做的事情,一旦你拒绝,反而会被说成「小气鬼」。

这种来自一些领导或者是同事明显不合理的要求,自己想要拒绝,却拒绝不了无奈妥协的状态,就是职场上的「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者会释放出厚厚的迷雾来掩盖他们的行为,最常见的迷雾就是“愧疚”。

他们将自己的痛苦与你的行为相关联,让你产生要为其负责的愧疚感,从而把他们对你的要求,转换成你应尽的义务。

这时,我们应该在这段不公平的关系中提高警惕:

毕竟有些痛苦对方需要自己解决,而不是由你全权负责。



03
第三个话题是疗愈。

在职场中,你遇到同事向你诉苦时,一般会怎么开导她呢?

在书中,提出一种「陪伴式」安慰,即最好的安慰就是不安慰。

想想自己工作中难过的时候,或许我们最需要的是另一个人的理解和共情。而不是本就难过,还要一个人跑出来,以旁观者的身份,讲一大堆大道理。

我们可以将自己将自己代入对方的角色,体察对方在一段令自己不适的情境中所做出的努力,感受可能感受到的无力、疲惫和悲伤,有时候同理心比同情心更有效。

还有一种职场人需要疗愈,那就是「高敏感体质」人群。

有一类职场人,可能会因为对方无心的一句话,而自己琢磨难受好几天;或者自己想要表达一句话,瞻前顾后的不敢说出,这就是高敏感体质人群。

但是在心理学上,高敏感体质(Highly SensitivePerson)有着自己的优点,它是一种比较稳定和持久的人格特征。

拥有这种体质的人,对他人的同理心更强,对事物的思考也更深入。

所以,如果你就是这类高敏感人群,不必非要迎合外界的「放宽心」、「你多想了」之类的标准,而去满足他人的期待。

这样的你也有发光点,完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



04
第四个话题是自由。

我一直觉得「自由」是个特别高级的词汇,你可能听说过「财富自由」,是指人无须为应对生活压力而全力工作的状态,你可以有足够多的时间和金钱去做想做的事。

比如一个人只需要靠银行利息,就能满足日常生活所需,这种状态就可以称之为「财富自由」。

但财富自由并没有有统一的金钱标准,通常是与一个人的消费水平、消费欲望有关。

投资者想要实现财富自由,除了要有足够多的金钱外,如何对已有财富进行风险管理、增值管理,也很重要。

不仅要具备完善未知风险,而且还要对既有财富,进行合理的投资规划。

虽然财富自由很美好,但很少有人能达到这个状态。但月薪族也有自己的自由可以享受。

心理学家认为,当一个人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正处于层层束缚当中,仍然能够按照心之所想自主地做出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你就是自由的。

不过,自由可不是说你想做什么就做,前提是要不侵犯他人利益,尽可能多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如在回家的街道上放声唱歌、还是马路上听到一首好听的曲子随之摇摆,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你会感受到「自由」原来那么近。


好了,以上就是关于这本书的大致讲解。

总共讲了四种心理疗愈大法,帮你减负职场压力,这里再为你简单总结一下:

- 面对躺平的质疑,我们大胆指出来自被动废的压力,并勇于捍卫自己做「废物」的权利;


- 面对修复的难题,我们要走出「习得性无助」和「情感勒索」的陷阱;


- 面对疗愈的话题,同理心更能打动人心;即便是高敏感体质人群也有自身的独特优点;


- 面对自由的向往,能在层层束缚下做出自我选择。

之所会选这本书,是觉得现在很多朋友的职场压力并不小,在这个内卷化的时代,邀请你暂停一会,倾听内心的声音。

如果有时候感到很「丧」,那就乖乖地「丧」一会儿吧!

人生路远,我们要学会等待电量充满。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