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调查显示,近六成的年轻人表示,只把钱花在刚需上,号称我们要做【省钱主义者】。 我年轻的时候(当然现在我也不承认自己老),应该是刚参加工作后吧,生活没太大压力,一般都是月光,从来没想过什么优惠啊,折扣啊,省钱。2005年,大学毕业,我发小让我买东西上淘宝,讲真,那会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淘宝,网上买东西觉得很不靠谱啊,后来我发小手把手帮我注册了账号,还帮我申请了一张信用卡, 打开了我网购之路。 网购之后发现东西是真便宜,还能直接货比三家,不用在店里看店员脸色,买东西变成了愉快的事情,所以特别沉迷。 而现在的淘宝已经不是当年的了,现在有各种红包、开会员、绑定信用卡满减等等,确实可以为我们省掉一部分钱,但是前提是我们买东西也要明明白白才行。 1、精打细算,列好清单,按需购买 ️ 我很喜欢买东西的时候列清单,家里缺什么的时候也会先记录一下,等凑到一些可以一起买的,利用优惠或者红包一起下单,可以省掉很多钱。像家里用的一些调味料,不是特别着急的都是写在纸上,用的差不多了一起买。 比如之前家里大米和一些日用品用的差不多了,我就先去淘宝搜了一下优惠,发现过2天有秒杀,还送猫超卡,我就定了闹钟等到那一天。先买一单大米,送34元猫超卡,用猫超卡去买衣物消毒液,又送25猫超卡,用这个猫超卡再去买一单大米,就这样直接省了一百多块钱。 如果我要去线下超市,云闪付可以领取60-10的券,我一般都是看看家里缺哪些,凑到60再去一趟。一般去实体超市我都是买一些菜、鲜奶这些不适合网购的东西。 每次消费后一定要及时记账,把优惠写清楚,这样也便于以后买东西的时候参考。 2、合理利用信用卡 ️ 为什么要说合理呢? 我们原来单位来过几个刚毕业的学生实习,花钱真是大手大脚,因为他们都用信用卡,给女朋友买包啥的几千几千的花,然后用这张卡的钱去还那张卡。年纪轻轻的,根本不考虑自己的征信。 我大概是从2013年学习理财后,才发现信用卡的魅力之处。用好信用卡,自用省钱,不用卖钱,妥妥的一举两得。 现在我要买东西之前,都会先把信用卡APP看一遍是否有优惠,不同的银行涉及的优惠都不同,涵盖了大部分的生活所需。 比如喜欢喝咖啡的,交行、工行、中信、广发这些信用卡积分都可以兑换瑞幸咖啡券,最低只要花1块钱。 爱喝星巴克的,在云闪付上可以查阅每天哪些银行有优惠,比如周二工行60-20,周四建行60-20,还有不定期的5折等等。当然也有很多银行信用卡积分都可以免费喝。 如果是喜欢网购,有很多银行都可以京东满减或者支付宝满减,不同地区的信用卡活动也不同,可以关注信用卡公众号,都会有提醒的。 经常点外卖的,像工行,建行生活卡,交行,浦发都有点外卖的优惠。 几乎所有信用卡在特地时间有五折卡券,如果你自用需要,那就卡点去抢了自己用,省掉一半钱,如果你用不着,可以把券卖掉,赚差价。像必胜客,肯德基这些五折券,市场上收购的人很多的。 看多了这些优惠,再去原价买,一定会觉得自己是个傻瓜。 我每天晒单的羊毛收入,就有一部分来自这些信用卡卡券,不用不知道,用了呱呱叫。 3、降低自己的物欲,做一个自律的人 ️ 自律对于很多人来说挺难的,好基友慢兔对奶茶的热爱这么多年从未改变。我听她说戒奶茶说了很多年了,但是在忙碌的生活中来上一点甜,对她来说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何必要剥夺呢? 你一定会说,奶茶不健康。。。道理都懂,可是依然戒不掉,就像我戒不掉咖啡一样。 保留一两个这种习惯其实也还好,从其他方面降低物欲也一样,倒也不用把自己搞得像个苦行僧,总之我们目的是为了降低不必要的开支,省钱省钱省钱,并不是虐待自己。 戒掉外卖,随手买点小菜,回家给自己做顿饭,还能准备第二天的午饭,二三十块钱的成本可以吃三顿,比外面省钱,也更加健康和卫生。别说隔夜菜不健康,总归比你外卖的健康吧? 戒掉零食,可以自己做一些健康的小零食,比如苹果切片用烤箱烤成苹果脆片,和薯片差不多的口感,但是热量更低,也更加健康,当然也很省钱。一个苹果可以做出一大包苹果片。 想吃蛋糕也可以自己做,网上搜一下食谱,只要有烤箱,你就能做出很多很多美食,我也是自从入了烤箱之后爱上了各种做美食,不仅便宜,还可以控制糖分。 对于我们省钱主义者来说,省钱才是第一位的。把每个月的刚需列出来,稍微留点空间给非刚需,不必把自己逼的太紧,每个月控制一点,你会发现不仅存了很多钱,身体更好了,皮肤也好了。 要克制自己的物欲和消费欲,一定要每个月做好预算。扣除刚需的水电煤气网络电话费,加上一日三餐的费用,剩下的收入再做好规划,每个月存钱目标也要制定好,只要留一点点钱来应对意外消费,其他的都存起来,克制自己。 省钱主义的我们,是用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乐趣,省钱不等于抠门,更不等于小气,我们要认真对待每一分钱,感受低成本生活带来的极简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