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上午我和我家老大(孩子)一起参加了一个学习讲座,这个讲座是学校要求家长务必陪同孩子参加的。我发现听讲座时大家的思维完全是被专家引导着走的,以至于讲座一结束一部分人就马上报名了。说实话,我那时也有点心动,也想给娃现场报名。 不过在报名之前还是要询问下孩子的意见,毕竟学习的人是她不是我,如果她不愿意我强迫也没用。孩子的回答让我有些意外,她说太贵了。2480元贵吗?如果是花在日常开销上我肯定是觉得贵的。但这是花在学习上的,如果对孩子提高成绩有帮助,这样的话2480元似乎又不觉得贵了。 我觉得不能单以价格来考虑要不要报名,于是我又换了个方式再问一次孩子:在数字1-10中选择一个数字代表你的报名意愿,数字越大代表你的意愿越强。她慢慢伸出了4个手指头,晕倒,这孩子是真不想参加呀。是觉得自己该科成绩还不错,还是不想再增加学习上的负担?我不得而知,带着点小遗憾离开了现场。 在回来的路上,我一直在回想着关于这个讲座的一切,脑子里清醒了许多。发现它的宣传资料上的主题是比较吸引人的——学习新方法,创建语言学习新环境公益文化活动。相信看到“新方法”三个字,很多家长和学生都会有兴趣。而且是“公益”活动,不花钱呢。 可整场听下来却有点“挂羊头卖狗肉”的感觉。除了开始的二十分钟有点干货,其它时间专家都是在有意无意的推销平台,那个专家,那个平台我们大多数人都是第一次听说,也没有时间去辨别真伪。通过短短的几十分钟,他成功的抓住了家长们迫切提高孩子成绩的心理,最后更是用限时限额的方式制造紧迫感,让大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思考,在现场匆匆忙忙就完成了报名。 回到家我打开电脑仔细搜索起来,关于那个学习平台并没有太多的反馈资料,或许用的人也很少吧。倒是发现有很多人也是在听某些讲座时一时头脑发热而报名,事后发现不对劲又要求退款的。只不过花出去的钱犹如泼出去的水,想要收回来,难。 记得上个月我也在某场直播课上购买了一门课程,价格倒是不贵,只是购买后发现它和想象中有点不一样,听了几节课后就没有继续听了。想到这我倒吸了一口气,如果在讲座现场我也付款了,会不会也是这种结果? 有点奇怪,平时买东西都会货比三家的我,怎么就差点冲动消费了呢?这不是两百多元,而是两千多元啊。或许是当时所处的那个场景和氛围影响了我。这和很多人在直播间不知不觉买下很多东西是一样的。 后天就是双十一了,早上朋友L在群里问大家双十一买什么?我和另一个朋友不约而同的表达了自己的意思:需要什么买什么,不必等双十一。最后L说了一句:冷了,你们不用买衣服吗?我认真想了一下,冷不是买衣服的关键因素,而是应该根据自己衣服存量的多少来决定要不要购买。 个人认为以自身需求为出发点,有计划地理性消费,是可以克制冲动消费的。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