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大调的c 于 2021-11-5 11:58 编辑 01 这个年纪,应该要有多少存款? 在众多尾款人熬夜狂敲计算器研究折扣到头秃的11月1日,我迎来了自己33岁的第一天,事实上没到凌晨12点我就因为太困倦入睡了,早上起来慢慢地一键清空购物车,毕竟只有4件东西,实在谈不上什么利益最大化。 比起购物券和红包里省下优惠带来的满足感,显然账本里的存款数字更像一份充满安全感的生日礼物。 到10月份为止,家庭存款恰好与我年纪持平:在完成买房买车结婚生娃的大事后,我33岁,又重新存到了33万,接下来的这2个月基本没有大额开支,预计今年底可能会到34万左右。 2022年,如果没有生病、辞职的人生变故,也没有中彩票大奖的欧气,存款凑一凑,应该会到达50万元,比预想中的规划要早一年完成。 理想的测算模型里,我打算在38岁生日的时候,持有100万的现金类存款。 话说到这里,很多人其实不以为然。这个金额,在上有老,下有小,一二线城市贵到仰望的房价环境里,简直杯水车薪。 可是放在十八线小城市,50万就是一套150平米-160平米的房子全款。如果不追求那么多,100万节省一点,作为养老金其实也能花很久的。 10月底富达国际和蚂蚁财富联合发布2021年《中国养老前景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年轻一代(18-34岁)每月储蓄比例从2020年的20%升至2021年的25%。比例是在增加的,但从绝对值来看,月均只有1624元,反推月收入水平,大约是6500元/月,相当于一年下来,这批人平均能存到2万元。 更接近真实收入的是一组2020年主要城市工资收入中位数的数据披露。来自镝数36氪数据显示,2020年仅有北京、上海的工资中位数超过6000元。社交网络媒体的“年薪百万”根本就不是常态。 是有人天天豪车香包,但更多的人,手里拿不出5万10万,却还觉得50万100万是个小数目。 所以,我们有想过,到了某个年纪时,自己应该要有多少存款吗? 这个问题,取决于我们想要做什么事,过怎样的人生,在某个状态里持续多久。 人的活法可以有多种多样,比如像《借山而居》的作者冬子一样,在终南山租个宅院,守着满山白雪和几块田地,自己种菜养鹅,过隐士般的生活,一年到头花不了几个钱;也有人像纪录片《侣行》的两夫妻,去索马里,去南北极,去陆地最遥远的尽头,去深海最纯粹的冰川,惊世骇俗的旅行背后,是一掷千金的实力。 当然,大部分人如你如我,可能过得平淡而中庸。买房、育儿、养老,足矣。但就这几件事,大家普世观下的内含分层也不一样,这里面,要花多少钱,只有自己门儿清。 答案只在自己心中,没必要去评论别人对幸福的定义,没必要自己月入十万,去酸一个拿着几千元工资也过得很快乐的普通人。 02 存钱是否需要信仰? 想要为理想生活花多少钱,这就是我们存钱的信仰。只是一开始,你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罢了。 刚毕业时我只希望自己能有买一台5万块小QQ的钱,后来存钱买了12万的车,再后来买了24万的SUV,3年贷款今年已还清。根据家庭常住人口需要,过几年我们还得再升级买7座的SUV,才方便一家老少集体出游。 换房子也是这样的过程,最初老破小中与别人合租一个房间,到住上70多平米的两方一厅,再到现在110多平米,将来还要置换成一套2层楼中楼。 放在10年前,我的眼界、阅历没法让我看得到十几年后的此刻,这些具体的生活场景,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最终能做到何种程度。但最初的一些模糊的念头,在日积月累里慢慢变成了“我今年存多少钱,存几年可以做到哪些事”的小目标,一步步地在推进、实现着。 人们往往会觉得信仰是一个很宏大的词汇,一定要有强大的意志力才可以配得上说这两个字。事实上,它就像我们风尘仆仆回到楼下看见家里亮着的灯光,像下雨天一个陌生人借了一把伞同走一段路,像天寒地冻时喝上的一口热茶,它可以是平凡生活里的小确幸,但为着这些不经意瞬间的慰藉,我们愿意再坚持一把,努力把这种美好延续下去。 大概四五月份的时候,公司总部给我们下了一个800万的保底分项业务指标,我看见通知的第一个反应是肯定完不成了,毕竟我们去年一整年只做了不到130万。即便大家心里都没底,还是马上启动了这项工作摸排,比去年提前整整一个季度来规划。 结果成绩出乎意料的好,我们在10月底已经突破800万,即将冲刺900万。人力没有增长800%,方案投产比没有增长800%,复盘后的主要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比去年更早筹备这件事,比别人稍微快一点,抢占了市场份额。 信仰在欲望中诞生,在犹豫中成长,在坚持中成熟。而当你提前准备得足够充分时,你就不会再轻易怀疑它的存在。 03 什么时候开始存钱更合适? 最近,南京一名30多岁的姑娘上了热搜,报道称人家大学没毕业就买了房,月储蓄达90%,毕业9年,32岁靠“抠门”买了两套房。 四舍五入一下,就跟我是一样的年纪啊。我大学期间要有这个觉悟,努力一把,现在的我大概就不用努力了。 其实从大学开始尝试存钱,优势真的很明显。 一方面心智成熟,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一方面吃住在学校,消费成本和时间成本都低,可以好好想想如何比同龄人多挣一份选择权。 在保证学业的同时适当做点家教或体力活兼职,如果专业偏脑力活可以赚外快更好,什么都不会,现在网络学习如此发达,花点时间学一门新知识不难。 哪怕毕业进入社会,如果也符合时间充足、工作清闲的条件,都可以考虑如何加速存钱进度。 第1个1万元肯定比第10个1万元难存,第1个10万元肯定也比第10个10万元难存,但是没有最开始的这个1,一切都是无意义的0而已。 所以信仰很重要,方法很重要,开始第一步更重要。 少花一点,不必要的东西延迟消费,多去修炼“关注自己”的能力,而不盲从大流的消费观; 花少一点,每样东西买之前稍微思考下如何可以更划算。存钱初期一点点小钱开始省,几十元又可以多买一件必需品了。 但正如新闻里被大众忽略的姑娘自己的感言,成功买房除了省吃俭用,还有工作收入的高公积金,以及理财投资的收益。 伴随职场生涯的工资线性增长、伴随理财投资的指数效应,这才是真实的一张越织越大的存钱网络。 我的第一个10万元靠节约开支,第2个10万元靠工作收入加开拓副业,第3个10万元靠年终奖金,第4个,第5个……越往后越靠的是理财规划。 所以其实任何时候开始这段旅程,都不算晚,不要还没尝试过就忽略看上去微不足道的一些努力。 从现在起,就把攒钱刻进自己的DNA吧,好好存钱,金玉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