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

卖掉了北京的房子,一家人移民到大理过上了想过的生活!

浏览:651 评论:6
2021-10-14 16:42:45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01

偶然在微信读书里看到一本书名叫《36岁,人生半熟》,我是被这本书的名字吸引的。

这是一个36岁,有家庭,有孩子的女作家写下的书,我不知道36岁时,是怎样的一种人生状态。

于是带着好奇心又有点小忐忑,默默的打开文章开始阅读,是在阅读她人的故事,又好像是在“偷窥”自己的未来。

但明显不一样的是,人家是北京土著,中产阶级,而我只是普普通通,还在贫穷泥潭里摸爬滚打的社会打工人。

因为不想继续待在北京,所以作者一家人在2016年初卖掉北京的房子,然后举家移民到了大理生活。

到了大理后,她开始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自由自在,每天不用紧张兮兮的奔波于职场。

到了大理以后,自己还可以亲自去农场买菜,吃自己做的饭菜,闲暇时,在自己居住的周边和丈夫领着小盆友一起遛弯。

这生活惬意又美好的小生活。




02

大理的空气极佳,没有雾霾,每天出门不用打开手机看空气指数,随时随地就可以出门。

在北京待过的朋友,一定知道,这样的感觉爽极了。

但是,在她卖掉房子后不久,后面房子涨价了,同一种户型的面积别人比她多卖了200多万。

这样的事发生在哪个人的心里,都会很失落,意难平吧。

她也一样,在她从中介口中得知消息的那一瞬间,感觉自己亏大了,200多万,可以做太多太多事情了。

可以在大理再买一套房,这样一套自己住,一套拿来出租,也可以拿来当孩子的教育金。

可是世界上从来没有后悔药,这件事也成为了她心头的一块隐形的石头。

直到有一次,她和同为移民到大理的中产阶级们聊天,聊到此事时,没想到人家的想法是:即使财务自由了又怎样?每天过的又有什么不一样?

这令她恍然大悟,也开始学会慢慢放下这件事,确实,生活中,貌似有很多令人后悔的选择,但是那又怎样呢,生活还不是要照样过。

没有谁能去预测未来能够发生什么事情,做出决定的那一刻仅仅是觉得那一刻的决定是正确的。

最重要的是,现在的生活是自己选择的,是自己想要的,那就好好过当下的每一天。


03

36岁,人生的一个中年危机,普通人要面临失业,中产阶级们也会焦虑,害怕在日出月落中变成穷人的恐惧。

但作者和她爱人能够有这样的勇气,卖掉北京房子,来到大理生活,这已经是莫大的勇气。

毕竟,很多“中产”人也想,但真正落实到行为,真的没有几个人能做到。

单单是别人的指指点点,异样的眼光和口水,朋友家人的劝说,都能让人望而却步。

一开始她适应不了大理的慢生活,因为北京的生活节奏很快,而大理的生活节奏很慢。

很多人觉得快节奏的生活很难适应,殊不知,从快生活到慢生活,要适应这一过程也同样不容易。

她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慢慢适应,从一开始的自由职业者到两口子一起开店做生意。




04

我很喜欢书中她分享的一些生活感受和人生的经验,无论是工作的,还是育儿方面的,她以平和的口吻,描述着自己的过去,感受和经验。

提到女性:

以前,女人要贤良淑德相夫教子;后来,女人要顶起半边天;

很多女人能理解丈夫在外面挣钱的不容易,但丈夫却不一定能理解妻子在家做家务带娃的辛酸。

很多婚姻发展到尽头,最大的原因是夫妻两人如果不能互相理解,互相包容。

现在,女人既能在家相夫教子,也能出来拼杀职场,拥有嫁不嫁生不生的理论自由,可选了任何一条,都会有一堆人出来对你苦口婆心。

以致每一种选择里,都有浓浓的焦虑。

所以,过怎样的生活,怎么样去选择好像都不对,那不如坚定一点,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在意别人的想法,别人的眼光,却忽略了自己内心真正的想法。

提到育儿:

她有一个女儿,正是好动的时候。

在别人焦虑到鸡娃的时候,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多接触自然,亲近大自然,因为她觉得大自然赠予的价值和力量更重要。

同时,她也希望自己在育儿的时候能做到以下六点。

1.情绪平和。

2.觉知/放下任何想要控制她的念头。

3.不给她传递“未来她该怎么过”的期待,给她“你可以过好人生”的信任。

4.无条件给出爱,无条件接纳。

5.不懈地提升自己的认知,磨自己的心性。

6.永远不要求她回报,当她成年,对她说:“你不欠妈妈任何东西,你可以了无牵挂远走高飞,妈妈也有自己热爱的事。”

我觉得这几个点,宝妈们可以参考参考~


05

在职业方面,她也和许多人一样,向往自由,不喜欢坐班打卡的日子。

在北京的时候,夫妻俩都拥有还不错的工作,但到大理后,这一切都意味着要从0开始。

好在,他们有资产的积累,毕竟中产阶级嘛。

带着储蓄,然后开始选择一个喜欢的地方,和自己的家人一起生活,这不就是努力的意义吗?

人一定要赚很多很多钱才能过上自己的想过的生活吗?

其实,有时候钱多并不代表更加幸福,就像上面那句:即使财富自由了又怎样呢?

每天过的还不是差不多吗?

况且,人都是贪心的,要赚到多少才会知足?

在同样差不多的财富上,懂得知足的人,会比不懂得知足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一些。

36岁,有的人有车有房,孩子打酱油,人生已经进展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而有的人,没房没车,但是身体健康,生活平淡,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活法,没有对与错,只要你开心。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总是被人攀比,也和别人攀比,那成功的定义是到底什么呢?

成功最简单的定义,可以是“开始做某件事,并在做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至于具体做什么,做的事情有多么渺小,都不重要。

能以自己的方式生活,达到自己定下的目标,做自己想做的人——难道不也是一种成功吗?

最幸福的人不一定拥有最美好的一切,他们只是最充分地珍惜了他们所拥有的一切。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