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

人需要会过紧日子,才能过上好日子

浏览:487 评论:2
2021-10-13 16:44:48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今天看到大V连岳在一篇文章中提到了“过过紧日子能上重要一课”的观点,深受启发。

连岳说,人一定要有紧日子的经验,并记住它。这样才能深刻地学会量入而出,知道储蓄的重要,恐惧债务的威力。

对这段话再认同不过了。相信大部分人都曾有过过紧日子的时光,我也不例外,今天就来聊一聊曾经的紧日子给我的收获。

1、学会量入为出

经常听一句老话“有多少钱办多大事”。

人,最关键的在于要认清自己的经济能力,那样我们就去做多大的事情,好高骛远容易给自己及家庭带来不堪负重的后果,这提醒我们:量入为出。

环顾我们身边,一些营销过度宣传超前消费、借贷消费的理念,看上去虽然很美好,但会让我们对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缺乏错误的评估,长期过度借贷下去,往往会导致资金断流,最终使财务陷入困境。

2007年刚毕业那会,我和男朋友都办了信用卡。工资不多,就靠信用卡吧,下班后经常去超市、商场刷刷刷,花钱不太节制,一到账单日就傻眼,结果可想而知。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我们没有根据“入”规划好“出”的那部分资金。意识到这点后,我们开始有意识的减少盲目逛街,把消费地点改为菜场,只买菜,不买零食及其他杂物,经过一段时间控制,情况的确有所改善。

再来说一个给孩子报兴趣的例子。很多家长看别人家孩子学啥,不管自己家娃是否真心喜欢,也不管费用高不高,仍一股脑跟风报班。我们有一阵也给她疯狂报班,轮滑、英语、思维等,一个月内花了5万,后来又从其他账户转来5万,才还足信用卡。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理性消费,该花的就花,该省的也要省。具体如何执行,需要因人因事而异,但“量入为出”这一基本原则是要遵守的。

2、知道储蓄的重要

中年人的安全感,一来自健康的身体,二来自较高的储蓄。

重视储蓄,一方面是为了增加安全感,另一方面,储蓄是投资最重要的阶段。

关于自己如此富有的问题,巴菲特回答说:储蓄,投资;继续储蓄,继续投资。

我和闺蜜同年毕业、结婚,但我们前期储蓄上起步不同,导致目前我和她之间的资产差距特别大。

闺蜜通过储蓄,买首套、二套,再通过储蓄投资,置换自住房、三套,现在资产上千万,而我家资产不足她家一半。
我和她之间的差距在哪儿呢?

她在家庭起步阶段,就把日子过得比较紧,注重平时的储蓄,在第一桶金的积累下,财富雪球越滚越大。反观我家,平时日子过得比较松,看似比较富有,但实际上和人家根本不在一个水平。

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储蓄依然是目前合适的理财起步方式,也最能赋予我们人生更多可能性的方式。

我们要学会居安思危,平时将日子过得紧一点,哪怕未来几年,收入有所降低或临时断档,我们也能保持正常开支,这样心里才踏实。
3、恐惧债务的威力

背负一定的债务,有压力,也有动力。

我家在2012年买首套房、2016年置换房子时,首付借了亲友不少钱。那会特别着急想早点还清,买完后的一两年日子过得挺紧,减少了购物、外出就餐等杂七杂八的开支,牟足劲攒钱,很快就还完亲友的钱了。反倒是这一两年,日子松快不少,没有太大的压力,攒钱力度却不如从前了。

所以适度承担一定债务,不一定是坏事,能让我们更加有奋斗的动力。

假如债务超出自身承受范围呢?

这两年看身边很多朋友买学区房,我家也萌生了想法。不过看过一轮后,我们实在是被高额的首付和月还款给吓退了,按当前家庭收入状况,勉强能够承担首付和月供,但我们要牺牲很大一部分生活质量,而且家庭对风险的抵抗力会差很多。

权衡一番后,放弃了学区房的想法。但我们也要依旧过紧日子,因为要再给老人买一套居住房,攒钱不止。

就像连岳所说,你存的钱,你的收入,在极端的情况下也能应对债务,你的一切就是安全的。比如房贷就属于债务,但随着工资的增长,一定程度的通胀,绝大多数人越还越轻松,生活都是安全的。但是把债务放大到自己承受不了,不要等黑天鹅来,白天鹅扇的风大一点,市场环境稍有改变,债务就会把人吊死。
时长从心底提醒自己:在紧日子里活下来,是过好日子的大前提。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