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账讨论]

别人无效的努力毁掉了你:如何从瞎忙中升级为高效的牛人

浏览:142 评论:2
2021-7-31 01:36:46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从小到大,父母和老师往往给我们灌输这样的思想,让我们在成长的道路上一直全力以赴,哪怕争得头破血流,也还要努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奔跑。殊不知,坚持并一定会成功,努力也许只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件道具而已。

正如作者古典所说:坚持是结果,放弃是方式,所谓的成功就是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

01埋头苦干式的努力,只是在原地踏步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白龙马驮着唐僧取经归来,街头巷尾都在称赞它。白龙马去长安城看望好朋友驴子,看到它仍然拉着沉重的磨原地打转,只是步伐没有以前轻盈了。

驴子投来了艳羡的目光说:“老兄你真的很伟大,你现在名声大噪,是家喻户晓的名人了,快给我讲讲你的故事。”

白龙马说:“其实这些年我们两个走的路差不多,只是我一直朝着西走而你一直在原地打转,你走了十万八千里,却终究没有走出这个磨坊。”

正所谓毛驴拉磨,永远走不出那个圈子。”我们很多人就像这头拉磨的小毛驴,只知道埋头苦干,却不知道变通,却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最终只能是“播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一个例子:现在正处在新媒体的红利期,中文系毕业的芳芳,也想趁此机会拓宽自己的收入渠道。她特别擅长写销售文案。以前写文案的时候要么左顾右盼、拖延时间,要么就草草收场了。

现在她每次写文前都会给自己订一个目标:阅读量1万,1千个人购买,就开始在网上各种扒资料,找爆文,深入了解产品的属性和受众的特点,字斟句酌,只为了写出一篇更有吸引力的文案。

我们很多人都是如此,刚入职一个新岗位时,工作热情很高,慢慢对业务熟悉了,就觉得工作枯燥乏味,总觉得自己已经跟着这个岗位的天花板了。

然而,总有那么一群人可以将一份枯燥的工作干得津津有味,这其中的秘诀就在于,他们会给自己设置一些挑战,一些阶段性的目标,比如月销售额达到多少,每个月看几本书等。

这些小目标会激励他们不断成长,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当我们工作能了越来越强,得到的好评越来越多,积极性也就会越来越高,更容易全身心得投入工作,进入“心流”转态。

02完成任务式的打卡,都无疾而终

每年年关将至的时候,很多人看着自己的业绩表都难免心慌,KPI的大山更是压得自己喘不过气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我要好好努力一把,持续发力,争取做出点成绩来。

于是,在网上找了早起打卡、阅读打卡、外语打卡、写作打卡……一想到自己以后能轻松早起,享受早起的时光;热爱阅读,成为博士智者;坚持写作,实现自己的作家梦……顿时信心满满,动力十足。

每天为了按时打卡,早晨5点闹钟迷迷糊糊做起来打个卡,倒头就睡;翻开书,拍几张照片,发到打卡群,已示自己读过书了……

就这样,为了让自己的学习记录保持完整,每天机械性的完成各种任务,却忘记了所学为何,而是陷入了学而学的怪圈。没想到这样反复了一个月,自己开始整夜失眠,什么都感到乏味,也失去了干劲。

学不到,就假装一下;学到了,就立即停止的心态。我们只是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学习,很少有强烈的主动性。在任务心态的驱使下,我们只关注完成的情况,对任务本身能让我们得到的收获并没有热情,所以打卡只是一场充满欢娱的盛宴,都无疾而终了。

著名的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靠恩师的介绍进入了一家制瓷器瓶的企业,但没多久公司就濒临倒闭,经常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很多员工都相继辞职,最后只剩下稻盛和夫一个人。

其实稻盛和夫想去当兵,家里却迟迟没有户口本寄过来,耽误了时间,只能选择留在公司。可能是也没有其他选择了,这时候的稻盛和夫特别清醒:也没有一个完美的辞职的理由,还不如把眼前的工作做好。

从此稻盛和夫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研究工作中,甚至把锅碗瓢盆都搬到实验室,吃喝都在那里,他还利用一切时间抓紧学习。就在这一过程中,稻盛和夫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

就像李笑来老师曾说:当一件事情变得你真正热爱、发自内心地想要去做它时,就根本谈不上坚持两个字,因为你骨子里就非常愿意做啊!

03追求事事完美,最终一事无成

回想自己刚刚上班那会,单位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比比皆是。于是,给自己也立了一个Flag,两年之内拿到注册税务师的证。

第一年报了三门课,开始买书、买课,把精力主要放在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这三个占分较多的模块。

每次翻开书,自己的第一反应增值税还有很多知识点没有完全搞懂,导致快要考试的时候,我还爬在增值税上。

“等我把每一个税种,都学懂了再考”,一个完美的借口将考试搁置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我还是锲而不舍的报名,因为没有完全搞懂,弄通不去考试。

报名费掏了几千元,却从未走进考场的门。

相反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成功,都是通过不断迭代才变得完美。

•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读大二时就开始捣鼓“Facebook”,第一个版本仅仅是男女彼此投票,看对方的头像是否好看。后面根据用户的反馈不断迭代升级,才陆续加入了照片评选,个人主义,分享传播等功能。

跟现在的很多App相比,Facebook的第一个版本只能勉强称的上“粗陋”,跟完美相差十万八千里。但关键是马克•扎克伯格把它付诸于实践,把它做出来。后面根据用户需求不断完善,短短6年时间流量超过了互联网的王者-谷歌,缔造了又一个互联网神话。

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追求完美,其实只是你一直拖延和害怕失败的精致借口。

因为害怕失败,你迟迟不敢行动,因为一行动,就会发现自己不够完美的行为与无比完美的幻想相去甚远。

顾城有一句诗写得好:你不愿种花,你说我不愿看它一点点凋落,是的,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结束语

在《刻意练习》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原则,这个世界上的事只要有一个人能做到,其他人都能做到。当然不是说,通过刻意练习就能取得成功,那我就普遍撒网,一一尝试。

我们每个人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我们就是做自己热爱的事情,不要等到自己一切都准备完美妥当的时候再开始,脚踏实地地开始去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修正,终有一天我们会成为更好的自己。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