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长]

他带领1000+人通过读书挣到钱,这个写作公式,最适合普通人

浏览:821 评论:6
2021-7-19 08:42:19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本帖最后由 两针见血 于 2021-7-19 08:53 编辑

你信吗?我有篇文章在将近过去两年了,还一直在为我赚钱,不断有人咨询如何写作变现?文章是关于如何写图书类稿件的。这充分说明,还有很多普通人,他们喜欢读书写作,想要通过读书挣到钱,但是苦于不知如何开始。

如何内化书中的知识?如何传递书中的价值?如何提炼文章的文采?读书写作,要是像1+1=2那样简单就好了!“读过30麻袋书”的释若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释若是一名优秀的书评人,写过100多本书的讲书稿,更是一个有情怀的写作教练。“一块写写”创始人雪舞梅香这样评价:在我们社群,我看到很多写300字都犯难的宝妈,在释若的指导下成为签约作者,这样的奇迹每天都在发生。

释若带领1000+人实践,经过两年的摸索,总结出一个写作公式:阅读理解+旁征博引+原创金句。2021年,他以此为核心,撰写了《写作公式: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以下简称《写作公式》)。

这本书分为四部分,一到三部分是写作公式的精髓,分别讲述了阅读理解方法、旁征博引技巧以及如何创作金句,解决怎么读、怎么写、怎么写得好三个普通人最关心的问题。第四部分实战案例,手把手教你写各种形式的读书稿,如讲书稿、拆书稿、共读稿、书评、软文等。



无阅读,不写作。QPA读书法,读书以致用

1951年,著名学者锺叔河去一个国营大矿采访,听党委书记做报告总结年度生产工作,每项数字最后三位都是“010”,好生疑惑,将报告文章拿来一看,才知道他将“%”都念成“010”了。

肚里没货,连照本宣科都要闹笑话,何况自己写文章呢?《写作公式》作者释若说: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做什么,我一定会说:“我最喜欢读书和写作。”如果两者之间只能选一个呢?我会干脆全部放弃。因为读书和写作,就如手心和手背,去掉任何一个,都与砍掉整个手掌无异。

关于读书,《写作公式》讲了速读技巧和精读技巧,还讲了深度阅读法、对比阅读法、同频阅读法、致用阅读法。作者释若独创的致用阅读法“QPA 读书法”最适合写作初学者。

“QPA 读书法”:Q:Question,提出问题。P:Plan,制订方案。A:Action,持续行动。

第一步:提出问题比如初学写作者不知道一篇文章该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结尾,也就是如何搭建合理的框架?这时可以先看几本写作入门的书,带着这个问题去书中找答案。比如阐述文章结构时,可以用以下四个技巧。

1、“自上而下”。先写总结,开门见山。
2、善用小标题。提炼段落摘要,关键词放在开头。
3、分解整合。相似事物进行分类,有序整合。
4、使用转折词。接续词、举例词、对比词、总结词。

我们把问题整理成标签,标注书名页码,日后就能在书中快速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第二步:制订方案做一个知识应用方案。写清楚可以用这个知识点解决什么具体问题。把准备如何应用书中知识的具体措施写出来。比如我在读完一本时间管理著作后,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读书写作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计划推进,因为习惯的养成有一个“不稳定期”,容易被影响。我在方案中提出了三个对策:一是固定一个最不被打扰的时间:晚上10点到11点;二是允许一周有一天可以不写作;三是把每月稿费记录贴在桌面上,发懒的时候就看看。

第三步:持续行动比如读完《写作公式》关于“对比阅读法”的知识点后,如何执行知识应用方案呢?第一,记录行动过程。比如同一主题的书你读了哪几本?如何进行知识点归类的?第二,记录行动效果。比如进行主题阅读后,读完一本书,能说出几个知识点?以前读一本书要多久,现在都一本书要多久?第三,总结行动经验。发现了什么新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QPA读书法”带着问题读书,通过总结经验、完善方案、再次行动,如此反复,我们就可以实现读书致用的目标了。



无原创,不写作。旁征博引,做知识增量

读完一本书,其实我们有了很多想法,只是不知道如何用自己的笔来表达。就好像你看了一个电影,但你的朋友没看,你如何告诉他呢?你又不能自己演。这就要用到写作公式最核心的四个字——旁征博引。

旁:到别的地方(书籍)找同类说法。辩论人士有句格言:没有论证的陈述应当受到无理由的反驳。主题阅读在这里很有帮助。比如写财经类的读书稿,“复利”是绝对会提到的概念,几本书里面必然会有交叉的说法和观点,这就是做旁证的好素材。

征:征用影视台词、名人名言、情景、案例。作用是增强表达的力度。但是,你又不能抄袭,不能洗稿,如何让人信服呢?讲故事、举例子、做修饰就是技巧。一天,10个孩子一起玩游戏,游戏的主题是战争。分成了两个部队,分别由司令、参谋长、师长、排长和工兵组成。战争既有武斗也有文斗,一方很快就被击败了,他们的“司令”也被俘虏了。胜方兴高采烈地要审讯“俘虏”,没想到这时候他们的“司令”说:“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胜方的孩子都为这句话所震动,于是放了他重新开始游戏。

博:所谓博,即广博,如何让解读丰富、增加趣味的同时,还能做知识增量、寓教于乐。最好是有一些故事。比如有篇文章讲一个观点:写作要“痛下杀手”。它讲了一个故事。《醉翁亭记》一开始写成后,欧阳修读给一位老人听,“环滁四面皆山,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山,林壑尤美。”老人当即打断:“大人,我每天砍柴,放眼一望,四周都是山……”话未说完,欧阳修就明白了,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言简意赅的开头“环滁皆山也”。

引:如果说以上都是为了拓展解读的广度,那么,引,无疑是挖掘解读的深度。在征的基础上,评论总结,亮明观点,抛砖引玉,引人深思,才能内化知识,让读者有获得感。新媒体时代,一篇文章是否写得好,有三个指标:点评转,即点赞、评论、转发。有人总结出让人主动传播的五条诱因:寻找谈资、帮助他人、表达想法、塑造形象、社会比较。“我”为什么要点评转?这就看你的“引流”做得好不好?

所谓引流,是指每一篇文章的结尾,都是一个新的开始。要么给读者留下思考空间,要么给读者带来期待,要么激发读者行动。《写作公式》总结了结尾“三板斧”:首尾呼应、话题爆炒、金句传音。其中有个小技巧就是:这句话能很好诠释文章观点,方便读者可以直接复制进行转发。比如《不管是夫妻还是情人,关系再好,也不要伸手要这三样东西》,结尾写到:“愿你有当公主的福气,也有做自我的底气,不卑不亢,自由独立!”

屠格涅夫说:“弹旧调不管弹得多么热情,总有一点学生练习本的味道。即使愚笨也好,但必须是你自己的!要有自己的气息,固有的气息,这一点最重要!”旁征博引,同样的曲子,不同的风格。



无价值,不写作。炼写金句,提高可读性

赵匡胤定都开封后,装修丹凤门。刚完工,翰林学士梁周翰,便献上一篇《丹凤门赋》。“干嘛呢,写上这么多?”赵问身边的人。“梁某是读书人,做文字工作的,歌颂国家的新建设、新气象,是他的职责啊。”“不就是盖个楼吗,值得这样吹捧?这帮酸文人也太会拍马屁了。”赵匡胤一脸不屑,将赋往地上一丢。

赵匡胤,什么人?行武出身黄袍加身,那是打出来的江山,“之乎者也助得甚事”?可正是这同一个人,后来却又说“宰相须用读书人”,并立下“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训言,那是因为他此时已明白了文人的价值。可见一篇文章有没有人看,取决于它有没有价值。

现今网络发达,信息爆炸,有人说写书的比看书的多,作者比读者多。那么,什么样的文章算是有价值呢?《写作公式》总结了六个字:有趣、有料、有效。作者通过“三段式标题”写作的三个“万能模型”诠释了这一规律。

模型1:事件描述 + 矛盾对比 + 传播情绪有趣:激发读者阅读情绪例:“看了抖音点赞1.9亿的顶流医生才明白:世上99%的疾病,都是认知打了败仗”

模型2:设置悬疑 + 戏剧冲突 + 详情指引有料:透露文章关键信息例:“世界上最贵的戒指,是用88条鲜活的生命换回来的,时刻警醒着后人”

模型3:应用场景 + 具体问题 + 干货提醒有效:展示文章具体价值例:“蒸包子时:记住不要直接上锅蒸!牢记3诀窍,包子松软好吃不塌陷”

“三段式标题”创作特别注意:所谓三段式标题,并非用标点符号划分,而是指三个内容独立的短句,可以是2段或者4段,之间存在因果、并列、递进等特定逻辑关系。一篇文章,我们最先看到的就是标题,所以“标题即金句”,且是最最重要的金句。不过,就炼写金句而言,标题还不单指通常意义上的一篇文章的题目,它可以是一段文字的小标题、一段文字的第一句话、还可能是最后一句话。如果说你写的内容就一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是标题。

古代学者颜之推有云:文章当以理智为心胸,气调为筋骨,事义为皮肤,华丽为衣裳。金句之美,美在一针见血的内涵,美在一见倾心的体验。



写作一部分是科学,一部分是艺术。需要建构且遵循规则的部分是科学,可以根据每种情境进行变化的部分是艺术。在这个意义上,《写作公式》书如其名,只要遵循这个公式:阅读理解+旁征博引+原创金句,人人都能通过读书,用别人的故事写出自己的文章。正如知名阅读推广人鼹鼠的土豆评价此书:释若总结的这个写作公式,非常适合有读书写作变现愿望的写作者。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