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当看到“朱雀之门”四个字时,便问陪同前来的宰相赵普,说只写“朱雀门”就行了,要“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说是语助词,赵匡胤哈哈大笑:“之乎者也,助得甚事?” 太祖戏谑之言,但说得不无道理。一个字、一句话、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用,为什么要写出来?读者凭什么要看? “今日头条”——“标题学院”创始人崔阳认为:读者的阅读动机分为三种,即情绪阅读、兴趣阅读、功利阅读。我们之所以喜欢一篇文章,无非三种情况:体验某种情绪,或喜悦、或伤感;激发某种兴趣,或求知、或探秘;得到某种答案,或经验、或技能。归纳起来,就是有趣、有料、有效。 最近我在个人公众号发了两篇文章,《糖尿病患者饮食八大推荐,有效避免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和《透析中要上厕所了,急!怎么办?也要按流程来》。 前者绝大部分内容参考科普书,一没有情绪刺激,二没有新内容,三实用性不强。后者更多来自于亲身工作体会,从标题就可以看到情绪,也透露了解决方案。前者阅读量28,后者859。要知道公众号是只推送给粉丝的,这充分说明了读者喜欢或者说需要什么样的文章。 有趣的故事,夺人眼球 一天,诗人让·彼浩勒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老人,不像别的乞丐伸手要钱,而是立了一块木牌:我什么也看不见!过往行人走过时无动于衷,有的还小声笑话。诗人问:老人家,今天上午有人给你钱吗?“我,什么也没有得到。”老人神情悲伤地回答。 诗人听了,悄悄在木牌上写了6个字,就离开了。晚上,诗人又经过这里,问老人的情况。老人笑着回答:先生,不知为什么,下午给我钱的人多极了! “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见!” 当然,写作中讲故事,也有很多方式。比如到别的地方(书籍)找同类说法。比如征用影视台词、名人名言、情景、案例。比如引经据典。美国的一项调查发现:个人生活中的小故事占了人们日常对话的65%!人类以讲故事的方式进行沟通已经延续了4万年! 《故事思维》写到:大多数时候,你不能要求听众按照你的意愿去做,你只能利用人性中共同的东西与他们沟通。 有料的新知,开启脑洞 有料,通俗地讲,就是一篇文章,要能给读者带来知识增量,最好能突破知识盲区。《读懂一本书:樊登读书法》里面说,每个人都是有知识盲区的。如果你提到的某一点,恰好读者从未听说,或者似懂非懂,那么读者必然想探个究竟,或许又是打开另外一本书的机会。 有一次,我女儿读到一句话: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其他都懂,就是不明白“排满”是什么意思。于是,她就上网搜索,知道了这句话是谁说的,还知道了这是对一本名著的评价,并再次阅读相关章节,才理解了“排满”二字。后来,她在写一篇文章时,还用到了这句话。 这个技巧,也特别适用于为你的文章引流,给读者以期待,期待你的下一部作品。因为,求知是人类的本性。——亚里士多德 有效的操作,激发行动 《写作公式:新媒体写作从入门到精通》写到:有效=可学习+可操作+可复制。这个公式特别适用于写干货类文章。所谓有效,就是告诉读者,可以通过文章中提及的解决方案解决什么具体问题,读者可以拿来就用。 比如《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原则9“砍断长句”——写到了两个技巧:把长句拆分成两到三个短句、“主题句一行原则”。操作非常简单、具体。我们可以马上拿来自己的一篇文章,检查一下:你的标题是不是让自己读得喘不过气来?你的主题句是不是在一行以内? 新媒体时代,不要考验读者的耐心,授人以鱼,而不是授人以渔! 每本好书都自带使命,每篇好文都自有价值。“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一篇对读者有用的文章,要么有趣,要么有料,要么有效。如果都没有,你为什么要写?我又为什么要看? (不知道这篇小文对你有用吗?请告诉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