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相信我们所有人都在关注成都49中学高二林同学的悲剧。 随着央媒的介入,事情开始变得清晰。今天新华社出了一篇长稿,试图还原整件事的发生过程。 从现在新华社记者采访学校、教育局、公安部门、家属等多方关键人士后披露的细节来看,基本上可以推断,小林的极端行为导火索可能是感情受挫,但深层原因可能还是心理抑郁。 作为家有即将进入青春期儿子的父亲,从小林的悲剧,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反差,那就是家长、老师眼里看到的孩子、他们自以为了解的孩子,与在同龄圈社交场合里真实的孩子,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这给我们所有父母都敲响了警钟:千万别自以为是了。 1 事发后,小林妈妈在各种采访里都强调,小林成绩不错,性格开朗,平时住校,周末她接回家时一般都是有说有笑的,对学习也很自信,有自己的规划,之前没有发现任何异样。 小林在高一入校时,做过心理测评,测评结果显示,小林“心理健康状况良好”。 但是警方通过调取小林生前使用过的手机数据发现,早在去年6月,即高一下学期期末,小林就和好友在QQ聊天中透露过有跳楼的念头,他写道“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今年5月,他用QQ号转发给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有自我贬低的言论,表现出自我否定、多虑的情况。 小林的同学在警方调查中也说,他平时性格相对内向。 孩子为什么会对着父母时强颜欢笑,转头独处或者和朋友相处时却垂头丧气,忍受着内心的煎熬,甚至直到选择跳楼都没有给父母一点点预警的暗示? 是什么造成了这样巨大的情感割裂?我们怎么才能弥合这种割裂,让孩子在我们父母面前不用掩饰,更真实一些,更坦诚一些? 时至今日,我不知道还有多少父母认为跟孩子聊感情问题、聊关于性的话题,难以启齿,还是家庭聊天的禁忌?可能有相当多的父母对待这些话题,还是有疑虑的。 也可能心里其实十分认同应该和孩子开诚布公讨论感情、讨论性,但真的要聊了,却不知道该怎么切入?怎么聊得既有引导作用,又不会显得油腻? 正是因为大多数家庭对爱和性的话题禁忌,或者即使父母足够开明,却没有形成有效的对谈纾解机制,导致孩子也默默认定这些话题是不宜与父母讨论的,或者讨论也是没用的,于是转而去网上寻找出口。 现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洗脑效果真的很可怕,比如网络爱情小说,哪部不是生生死死,动不动就三生三世,轰轰烈烈,死了都要爱;很多网络游戏也喜欢用感情脚本为剧情加持,在虚幻世界你侬我侬,真真假假,无从分辨……我记得小林的同学说过,他喜欢看伤感文学,不知是何种类型的作品。 一面是孩子无法从父母言谈身教中,把对爱情的畅想落地于现实,一面是被网络上各种夸张扭曲的信息不断灌输、暗示,孩子和父母很容易从这个议题开始分道扬镳,逐渐扩大到很多关于感受、关于隐秘心情的领域,都不能开诚布公地交换各自的想法。 这可能也是很多父母发现自己越来越不了解孩子的起点。 如果你发现自己不了解孩子,还算已经发现了隐患。 更可怕的是,很多孩子能做到让父母无法发现自己已经发生变化,以心绪深沉、多思多虑的孩子为最。 警方找到一张小林写给一位女生的纸条,虽然我们无从知晓到底写了什么,虽然同学们看到的小林的忧郁未必全然是因为感情,但是我想这恐怕是他最难以启齿和难以疏解的隐秘。 2 我记得我读书时,我们学校对于早恋的态度是各种严防死守,强力镇压。 当年我们学校有一对成绩非常优秀而且还是学生会干部的高三师兄师姐谈恋爱,竟然被校长在午休时通过高音喇叭全校通报批评,就连成绩好都不能成为他们的护身符,当时对我们的震慑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经过30年的观念更新,我想现在学校对早恋的宽容度比我当年读书时应该好了不少,至少从我儿子的学校,能感受到"爱"不再是禁忌话题。 观察我儿子初中的教材,其中关于爱的教育、关于珍视生命的教育,真的写得非常好,从教育规划的角度来说,我们国家进步是相当大的,值得鼓励。 不过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教材只是一种单向的展示。关于人心感受的事情,不可能只通过单向说教灌输,就能让人明白道理,还得去经历体会,同时能随时答疑解惑,所以有一个畅谈的渠道真是很重要的。 如果不想和父母谈,那能不能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跟老师谈呢?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真正起到了心理疏导、排解隐患的作用呢? 像小林同学这样的住校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呆着,父母没有足够相处的时间去发现孩子的心理变化,学校有没有可能进行补位呢? 学校的心理咨询,不应该只是停留在让学生填问卷调查,然后根据答案对学生进行机械分析归类,正常/不正常的层面。 心理老师,是不是应该更主动点,更实务点,针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多跟他们谈谈爱情这个本来就适应他们年龄的话题? 不过,连新华社的记者采访中都指出,当前中小学校普遍存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总量不足、专业性不强等问题,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但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针对性不强,难以起到实效。 学校里只有那么几个心理老师,有多大精力能顾及到几千个学生的心理需求?无论如何,我私心里,是很希望学校能在爱情教育和心理咨询方面有突破的。 3 除了在家庭和学校要鼓励更开放地谈论爱和感受,还有一点我觉得也很重要。 之前我写过文章,说绝对要反对父母们把女儿养成恋爱脑,现在我要修正我的说法: 所有的父母们,不管教养女儿还是儿子,都要防范孩子唯爱情论的倾向。 被唯爱情论洗脑,不仅是女性思维易感,其实所谓男性思维和女性思维,本身并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 特别是对于青春期或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不论男女,被激素刺激、爱情上头,都是大概率事件,这种时候一定要多引导。 我并不是反对恋爱、反对爱情,而是反对任何人把爱情当成生命的全部,反对现在各种影视作品、文学作品、游戏作品等等文化载体,过度渲染爱情力量,误导价值观尚不稳定的孩子们,把人生意义狭隘化、唯一化。 预防恋爱脑,不分男女。 总而言之 营造一种家庭氛围,让孩子觉得能在餐桌上畅谈各种隐私话题,让孩子从小可以借助我们父母的人生经验,去建构面对这些问题的正确的思考方式,这是作为父母来说解决孩子心理隐患的最有效办法。 要知道孩子的崩溃往往就是那一念之间的触发,对敏感问题避而不谈,只关注孩子是否成绩优异,到出事都想不明白为什么,真是让人又悲哀又恼火。 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悲剧,总是让我们这些家长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这次我马上开始反思我们家的沟通氛围,关于敏感话题的讨论渠道是否通畅?气氛是否和谐?是否能让孩子毫无压力地表达自己?会不会有时候我的评论显得油腻,让孩子不想讲、不敢讲、甚至不屑于讲?会不会因为我们跟他有代沟,让他觉得我们讲的东西离他非常遥远,听不进去?等等…… 还好,到目前为止,孩子还是非常愿意和我们分享他的"感情波动"的,我们非常清楚他喜欢什么样的女孩,女孩不理他,我们甚至会为他支招,八卦他的进展。希望未来也能一直如此。 最后还得说一句,社会关心孩子的同时,是不是应该也关注家长,家长学会梳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过得更加幸福,然后再教育孩子。 毕竟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当我们说“我爱xxx”时,主语都是“我”。如果“我”都没有了,还怎么来爱呢? 作者简介: 孙明展,候选北美精算师、国际金融理财师、中山大学金融系、统计系专业硕士导师、创必承创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