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很多时候,我也认为能力是一种天生。生来聪明,生来灵透,生来思考能力强,生来优秀等。以至于看一个人,会说这个人未来能行,或草草的说,这个人可能不行。 后来,经常有看着聪明的会半途而废,或者能力不错的人总是难以逃离情绪化带来的行动停滞的状态,也有看似领导力有一定问题的年轻人因意愿强烈认真执着的做一件事情而很有起色。 今日重翻武志红的《巨婴国》之能力并非来自于神来之笔的这一篇,似乎对能力的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跟大家分享。 能力来自于你与相关的事物建立了深度关系,而不是其他,特别不是因为你太牛逼。 能持续努力的人,是有了相对成熟的心理:我未必能立即掌握一个事物,但只要我持续努力,并且尊重这一事物自身的规律,我会与这一事物建立很好的关系。 关键是持续投入,琐细努力即可累积出成功。 能力是建立深度关系的副产品,而建立关系时,比努力更为关键的一点是,你不是自恋地将自己意愿强加在这一事物之上的,而是臣服于这一事物。 关于武志红以上篇章“自恋”的论段,均来自于武志红对于巨婴的定义:婴儿觉得,我是神,无所不能,所以我一发愿,周围世界(妈妈)就会按照我的意愿运转。如果一个人长大成人,仍然以这种心态看待周围的世界,希望以个人的主观意愿为转移,做不到就闹腾,这种心理就是巨婴心理。 可是,现在很多年轻的管理者,是不是也有类似巨婴情结?当管理能力还不成熟,还不足以支撑收入或野心时,应该是埋头持续,臣服于功夫未到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向外求索,希望按照自己意愿来发展或制定规则,如若落空,就消极,就情绪化,就让自己和大家都很不爽。 越是静心去打磨一件事,事情成功可能性越大,越是与一件原本符合规律和符合你能力的挫折事件去叫劲,就像用力握一把沙,用的力气越大,所剩余的能量也越少。 如何而对受挫心理,需要懂得这样几点: 1、能力是建立了深度关系的结果; 2、建立深度关系需要持续的投入; 3、建立深度关系的关键,不是将你的自恋强加于事物之上,而是放下自恋想象,尊重事物本身的真实规律; 4、一受挫,就觉得“我整个人不好”,也源于巨婴心理:我能控制一切,否则就是意味着一切都是我控制不了的; 5、关键不是要神来之笔这种好的的感觉,而如何处理挫败感。 6、最后补充一句:你是人,不是神。 在以上内容中,武志红精辟的列举了如何面对挫败,如何正确的认知能力,很多管理者可以很好的对照。 其实,挫败感是不能避免的,最关键的是如何与之和平共处,不至于让其影响我们的行动,影响我们的心情,影响继续前进的步伐。 如果让挫败感影响心情,情绪波动起伏巨大,就会影响与你需要努力的事情建立深度关系,就会影响持续投入,说白了,就会影响能力的提升和加强,这简直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因为能力不够导致出了事情,又因为失控导致的挫败,反而不能很好的处理情绪,管理情绪,又影响能力提升和加强,整个就是恶性循环,这么亏本的生意,还是不要做的好。 所以,情绪化严重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情绪有清晰的认知。 在心理学范畴中,有一个词非常有意思,叫“元认知”,就是认知你的认知,其实就是认知你的情绪。 切不可做了情绪的奴隶,让坏情绪掌控你说话做事的方式,让坏情绪掌控你跟上级相处沟通的方式,让坏情绪影响你做事的效率。 其实,认知情绪并不是先处理心情,而是先做事情,是没有情绪的积极热情的处理或解决事情,但是有意思的是,很多管理者往往都是先表达心情,还处理不了事情。这段话虽拗口,但一定仔细思考。 比如:很多管理者一张口就是,为什么!凭什么!你怎么! 其实:应该是如何做?怎么办?这样可以吗?你有什么想法? 不同的方式,结果很不一样。 其实,谁都不愿意和情绪化严重的人打交道,但是往往对于自己却管理不了。这就需要不断认知,不断改变,这或许也是应了那句“能力是持续投入”的话吧。 当你一旦先处理事情再处理心情时,心情也没那么糟了。当你一旦带着情绪处理事情,周围的人感受性都会很差,时间一久,就会躲避你,这可不是一个好的现象,就成“失道寡助”的人了。 总之,从身心健康,能力提升,资源利用,最终是把事做好这几个方面,不管哪个方面来讲,正确面对挫败感,重新认知能力,做好情绪管理,不断的投入,尊重规律,这都是能力提升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