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吉吉安zyy 于 2021-4-17 20:12 编辑 总该用一篇文章,去怀念一些人。 一、回归篇 在阿嬷的灵堂前,我们守着夜。 堂哥说:“计划回来了,不去远方。” 理由很简单,不想下一次的离别,他在远方束手无策。 不是不想回来,是海陆空无计可施,清明时节归来的路上,上演着“人在囧途”。 家里的老人总是问我:什么时候再回来? 得到的回答总会是:想回来再回来吧! 殊不知,有些时日早已在倒计时。 你以为的硬朗和矫健,总敌不过一场意外。 原以为icu门口守夜,等来的是家里厅前轮值。 原以为目的地是医院,结果被告知终点是家里。 从穿寿衣时僵硬的身子,和慢慢缓过来的力道,一度以为会好。再看着日渐浑浊的眼珠,慢慢变小的眼睛,就知道没有然后。 最后带着满满的牵挂走了。 有些事情只有自己经历过才能感同身受到。 于是,想改变些什么。比如,常回家看看。比如,一起聊家常。一起回忆那些已逝的老人和模糊的面孔,还有可能的血缘关系。(有些是长辈的直系亲属,因为未曾联系以致一些场合见面也不知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 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这里的宝,我想更多的是聚,是一份家族的凝聚力。 堂姐说,往后我们要多聚聚。 那一刻,我明白:老人在,家就聚,人一走,离散不远。 即便短期几年可以齐聚,往后如无红白事,再也难聚齐。 人间真实。 再多的远方,有人选择奔赴,有人选择原地。 我选择原地。 在原地等着被需要,等着及时,等着那个时候,随叫随到。 所以,真的不爱远行,想归来! 为何是归? 常回家,就不用靠着久远的记忆去怀念。 怀念小时候换牙的时候找阿嬷拔牙齿,脚后跟“dian底”的时候,全靠阿嬷的手掌在膝盖背部,拍个几百下,把气鼓出来淤青消散后治好。 至今我也不知道这是什么科学原理,总之被土方法治好了,还不止一次。 怀念阿嬷总在我做卫生的时候夸我“骨力”(勤劳)爱干净。 怀念阿嬷和我家常里短的时候,问我能不能等到吃了我的糖果再走。(ps.不爱家常里短,以致经常被我一波瞎夸或者瞎糊弄打发走。) 真的怀念爷爷在,家里有猫狗,阿嬷在,家里有花草的日子。 从小就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 子欲养而亲不待” 所幸,无悔。 毕竟,一个86岁的老人,吃了二十几年的高血压药,多次手术,还能在弥留之际以矫健和硬朗的形象在众人面前树形象。16个內外孙,12个曾孙,人丁兴旺不说,孙子还全是大学毕业,一个没落下,这在村里是一个记录。 得一处归心,守一处归途。 于是,很多的选择,皆奔向“归”字。 二、传承篇 老人家留下什么? 庞大的家族和值得传承的家风。 1、庞大的家族 庞大的家族呀,少有人像我们家一样了,那么多的堂兄弟姐妹。 嫁进来的嫂子们一致反馈:刚来家里的时候,新媳妇第一课就是把家里的人、名、辈份全部记上,很难。 哈哈哈,真的好多人呀~反正办起酒席五六桌是一定要的。 反正,不常回去,小侄子小侄女会对这些姑姑叔叔们略微混乱。 真是幸福的苦恼。 2、和睦的家风 二哥说:堂姐指责其不懂疼爱妹妹。其实,他心里是疼爱妹妹的,只是不懂表达。 我们心里是明白的。 阿嬷常说,二哥和她分析堂姐的相亲对象,分析媒人话里的几分真假。 长兄如父,如果没有疼爱,会花那么多心思去分析和考察一个人。 阿嬷常说生活里的小故事,因此我们都能理解每一句话的出发点是善意。 有一个老人在家里有无意识分享的家里小事,言语间我们能够多一份体谅和理解。 有些人善于表达,有些人不擅言辞。 无妨,我们心中有爱。 3、言传身教的责任 家里人奉行,我行我上,从不见推捼。 前些日子,家里的哥哥姐姐各种奔波和守夜,身为年小的弟弟妹妹们是记在心里的。 在哥哥姐姐以身作则下,我们知道,到了一定年纪身上有些责任需要去承担。 比如孝、比如教、比如养。 嫂子说,最好的家教就是我们做给下一代看。 比如:现在对长辈对父母的孝顺,未来孩子也会这样对待我们。 叔叔说,堂妹很小就会垫椅子做饭。 堂妹回:因为哥哥会做饭。我也要。 我很早上学,原因也是这个。 姐姐哥哥们都上学了,我也要。 还有勤劳、自律和坚持。 反正我在我爷爷从医院回来,还看着他偷偷的背着锄头簸箕去开垦荒地。 勤劳、停不下来的形象永远印在我的记忆里。 阿嬷吃了高血压的药20多年,一顿不落。 阿嬷每天清晨早起去诵经,大字不识一两个的,经书是一本一本的学,这是要有多纪律才能达到的成绩? 从小就懂得,人生就是不断的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而我们要做的是去坚持。(PS.也可以说是固执一家子。) 有人说,好的家风就是言传身教,好的家风就是培养优秀的孩子。 其实,好的家风没有正确答案。 就像,我认为,好的家风是和睦,是言传身教,是责任,是一切正向美好的品质。 当然,我更认为,好的家风,是有更多的尊重和选择。 比如: 我选择的世界:眼里有光,心里有爱。做一个简单而又平凡的人,有条有理,不求奇迹,有思荒诞。 这是我的家给我的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