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生活范007 于 2021-3-31 23:36 编辑 近期互助保险陆陆续续下架,穷人想通过这些共筑平台寻求医疗救助的渠道越来越少了。因病返穷这个不是天方夜谭,而是身边实实在在的事。这个世界上,穷人之所以穷是他们的思维意识的问题。 著名经济学著作《贫穷的本质》中有一段叙述:穷人在选择食品时,主要考虑的不是营养价值,而是食品的口味怎么样;而富人在选择食品时,更多会考虑食物的营养价值。 同样是吃饭,穷人只在乎食物的味道,富人则从吃东西真正的意义思考,选择更能给未来生活带来益处的生活方式。穷带来的副作用是仅关注眼前,穷人无法跳出自己的处境,他们的理性仅存于自己的信息资源和认知惯性当中。 1.穷人难以突破认知框架 穷人的信息匮乏,即使有人给他普及知识,也很少有人去践行。那些愿意学习的,有头脑的人,可能会穷一时,但不会穷一辈子。财经作家吴晓波是一个极有想法的人,他特别爱看书,某次他看到西方的房地产经济的相关的书籍,他就顺藤摸瓜找了一系列的房产投资书籍,一本本研读,掌握了房产投资逻辑后,以一年一套房的进度买房。 买房是一个人一生中仅有的几次低息贷款的机会,可是有些人不愿意还“高昂”的利息,错失了一次又一次的购房机会。 2.避险意识不强 穷人规避风险的意识弱,他们不愿意购买保险。不花钱买保险就能多留点钱生活,他们心存侥幸认为保险不一定能用到。一次旱灾一场暴雨,生个病出个意外,就能让他们的生活陷于困境。风险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尽可能的转移风险,买保险是转移的一种方式。 某天和一位病患聊天得知,她的白血病光治疗费都已经花了三百多万了,如果没有扶贫政策,她已经活不到现在。在各类保险报销的基础上,她还能享受扶贫政策。 3.不重视教育投资 穷人养儿到老的思想更重,他们没想着怎么教育孩子成才,更想让孩子早早成人,早点帮他们干活。他们看不到几十年后教育投资的巨额回报,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小学教育每多接受一年的教育收益增加8%,在有的家庭受教育的收益是以前的两倍多。精英家庭子女多有高学历,大部分家长的坚持提供较好的资源,给予孩子探索他们感兴趣的领域的知识。 想要突破思维惯性,就要想办法让自己变的更值钱。俞敏洪对大学生说:“很多人一辈子有两个追求,一个是有钱,一个是值钱。……有钱的人不一定值钱,值钱的人早晚会有钱。” 他建议大家把自己变成印钞机,而不是储钱罐。通过不断地奋斗,把自己的能力变现,当你越来越值钱的时候,你的价值就会越来越大,你就不愁没钱花。 让自己值钱是不断学习让知识内化,让知识指导行为的方式之一。教育投资是最好的投资之一,只要自己有本事就不愁赚不到钱。人不可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想要赚到钱就要扩大自己的认知范围,每天学习一点点,争取让自己的认知边界再往外延伸一点点,这才是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