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简七理财 于 2021-3-4 22:12 编辑 本月的读书日主题是:生活中的经济学。 经济学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枯燥复杂的。如果你想入门,通常有人会推荐你阅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可这么厚厚的一大本书,真是很容易令人望而却步。 但其实生活里时时处处,都有经济学的参与。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易,小到早上出门买的包子,都体现了经济学思维。 因此本月读书日,我们征集了「生活中的经济学」主题书单,希望通过这些简单又有趣的书籍给大家做一个经济学的敲门砖,让更多人可以对经济学感兴趣。 《牛奶可乐经济学》 推荐人: 小丝 作者: [美] 罗伯特·弗兰克 译者: 闾佳 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同样装的是液体,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而可乐的瓶子却是圆柱形的?这背后其实蕴含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 美国康奈尔大学管理学院的罗伯特·弗兰克教授就非常喜欢这类生活中的经济学问题,写了一本书叫《牛奶可乐经济学》,鼓励大家从身边发现问题,找到答案。 这本书的精髓是,用博物经济学的思维方式,通过基础经济学原理来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经济现象。 什么是博物经济学呢?这是罗伯特·弗兰克教授提出的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他认为一切问题其实都能用经济学原理来解释。 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为什么牛奶的盒子是方的,而可乐的瓶子却是圆柱形的?主要是因为,同样大小、同样容量的圆柱形容器要比方形的容器更浪费空间。 所以,就存储成本来说,可乐的存储成本要比牛奶高。不过可乐一般都放在开放式货架上,牛奶通常为了保鲜需要存放在冰柜里。冰柜比货架可贵多了,耗电,运营成本还高。如果牛奶也用圆柱形容器,成本就会提高。而如果牛奶用方形盒子,再存放到冰柜里,就有效利用了空间,存储的成本会降低,从而提升了牛奶的效益。 类似的例子书中还有很多,推荐大家一读。即使你没有任何基础,相信在读完后,也能获得一些基本的经济学思考方法。多掌握一门学科知识,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置身其中的这个世界,也能换一个角度观察生活。 《别做正常的傻瓜》 推荐人:毛毛 作者: 奚恺元 翻了翻豆瓣,这本书是我7年前无意中阅读的,彼时的我还是个经济学小白,完全没有基础。误打误撞地读完了本书,意外的喜欢。 这本书的作者是奚恺元,1993年获地耶鲁大学博士学位,现为芝加哥大学商学院终身教授。虽然是大学学者,解读经济学的方式却非常通俗易懂,引人入胜。 传统经济学通常会将人定义为理性的,但往往“正常”人们却会做出很多傻瓜的决策。这本书通过大量的例子告诉读者,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那些决策误区,并提醒我们该如何纠正这些错误。 书中提到的心理账户、交易效用、沉没成本、前景理论等误区,即使放在现在来看也并不过时。这是因为,我们目前的生存方式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非常短暂的,塑造我们认知的还是在远古时期我们祖先给我们基因中遗留的本能。 经济学发展过程中,也是在近十多年才引入了行为经济学等概念,拓宽了经济学的范畴。因此在书中,经常能读到我们习以为常的行为模式,其实是非理性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你打算送朋友两件礼物的话,最好是分成两次来给。因为快乐是边际效用递减的。同样的,好消息也可以分成两次来说,但是坏消息不妨放在一起说。 推荐大家都读读这本轻松有趣的书。即使我们可能还是只能做正常的“傻瓜”,也可以明白自己的行为模式究竟是哪儿来的。 《“错误”的行为》 推荐人: Janice 作者: [美] 理查德·泰勒 译者: 王晋 人类的理性是有限度的,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经济行为,必然会受到各种“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作者是理查德·塞勒,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书中提到了一个经典的概念是,禀赋效应,这是帮助作者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主要成果。禀赋效应指的是,当一个人一旦拥有某项物品,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物品价值特别大,比拥有之前大得多。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来说,就是,你丢了100元钱的痛苦,要远远大于捡了100元钱给你带来的快乐。 禀赋效应的心理学基础,是你对物品价值判断的不够理性。按照理性经济人的角度,钱包里的100元钱,跟地上的100元钱,给你带来的效用没有差别。但是,钱包里的100元钱,你可能对它已经做了计划,它和你的生活发生了关联,可能还倾注了某种情感。 比如,你准备用这100块钱买一束花来送给爱人,这100元钱丢了,对你来说不光损失了钱,还意味着情感挫折。而地面上的100元钱,还没有跟你的生活和情感发生关联,它只是冷冰冰的意外之财。丢100元钱的效用损失,和捡100元钱的效用增加,它们不能相提并论,也就不难理解了。 另一个例子是,假设你得到了两个工作机会,其他条件基本相同,唯一的区别在于,工作 A 每个月的薪水多1000元,但是休假时间少两天。工作 B 正好相反,每个月薪水少1000元,但是休假多两天。如果你先得到工作 A 的录用通知,并且已经准备接受这个工作,这时候工作 B 再打电话来,想让你改变决策,就会比较困难了。因为对你来说,工作 A 的1000元额外薪水,已经是你拥有的东西。你对它的效用评价会有额外加成,这种决策体现了禀赋效应。 它启发我们,在面对一些需要影响别人决策的场合时,先下手为强,使自己的交易条件,给别人带来心理预期,有时会带来巨大的优势。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受到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来做出经济决策,读完这本书后,相信你会更了解自己,也会豁然开朗许多。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推荐人:咩咩 作者: 郭凯 这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郭凯,在他笔下的王二,对应的是真实世界里的你我他。 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角色不同,所以,王二在整本书中也有非常多的角色:佃农、白领、小老板,他们都叫“王二”。 如果你看过罗翔老师说刑法,就和罗老师故事里的“张三”很类似。只不过,王二这个角色是郭老师用来和我们阐述真实世界里的经济学故事的。 举个我们经常讨论的话题:春节火车票要不要涨价? 面对难抢的火车票,最简单粗暴的爆发就是涨价,因为需求>供给。而真实的情况人群的收入不一样:有些人很有钱,有些人一般有钱,有些人没什么钱。 如果铁道部上涨了火车票价,王二就开始担心了,因为结果很有可能会导致价高者得,会不会因此挤掉了买不起票的乘客? 同时这样的做法,也让乘客给铁道部交了更多的钱。那么作为公共交通部门,铁道部可能会面临“是不是在赚黑心钱”的质问。 再比如,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强制要求员工996,所以王二从之前每天睡8小时变成了每天只能睡5小时,看上去工作时间延长了,产出多了,但背后隐藏的问题是:王二能这样坚持多久? 所以,这个故事里也告诉我们,不要为了眼下短期的速度或利益,忽视了长期的发展模式。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与我们相关的很多经济知识,例如住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等。如果你对这些经济学知识感兴趣,欢迎来读读这本书,走进王二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