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落落清清 于 2021-2-28 17:54 编辑 1.以孩子为中心 给孩子传递知识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你的所知作为起点,另一种是从孩子的所知开始。 所谓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给孩子讲艺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孩子为中心,时刻关注孩子对于艺术品的感知和情绪。 欣赏艺术是一种特别主观的体验,所以我们不应该过分关注孩子的“获得感”。 相比于讲解艺术品的奇闻轶事、作家的生平简介这些照本宣科的信息,我们更应该随着孩子的认知,呵护他们的求知欲,激发他们学习未知事物的好奇心。 而不是一股脑填鸭式希望孩子能像背书一样,单纯记住关于艺术品的几个数字或者其他资料。 “你所能告诉他们的,可能只是一些美学的体验、一小段历史,或者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方法。” 所以在给孩子讲艺术的全程互动里,我们始终要牢记,应该问孩子“你看到了什么”,而不是告诉孩子“看这个”或者“你应该知道……” 2. 让孩子先开始 假如现在孩子面前有一幅17 世纪荷兰静物画,画上有书、乐器、水果、轻微褶皱的桌布、质地上乘的挂帘,也许还有一块头骨。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向孩子介绍这幅画呢? 有些自以为准备充足的家长可能会先向孩子大谈“虚空派画作”的源起与涵义,再逐一解释每一个物体的象征意义。 这些知识当然很重要,但是也太深邃,孩子根本无从理解。在孩子的眼里,他们理解的画作可能完全不是我们想的那样。 眼尖的孩子可能会说“画面好乱!”“盘子好像要掉下来了。” 爱思考的孩子可能会说“如果拉一下挂帘绳,会发生什么?” 如果听到这些天马行空的评价,千万不要打断,我们应该跟随孩子的目光和思路,因势利导。 我们可以借着掉落的盘子,和孩子探讨“坠落”(虚空派常用词)的含义;孩子如果觉得画面太乱,可以顺势让孩子加深关于贪婪、生命短暂和物质丰裕等词语的理解;当孩子目光落在窗帘上,我们还可以告诉他们,帘子好比幕布,它的落下往往是艺术家对于人生如戏般落幕的感慨。 不能将你的知识从外部强加给孩子,而是要针对他们的问题给予生动的回应。 不论哪种方式讲解,只要提升了孩子对画作的感知能力,又或者启发了他们对于现实生活的思索和共情,那么他们就已经成功迈出了徜徉艺术殿堂的关键第一步。 虽然是寓教于乐,但对于家长来说,也还是要在讲解之前,做好充分准备,这样才能敏感抓住孩子欣赏艺术时的兴趣点,顺利为他们打开一扇扇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大门。 让孩子了解学习艺术的背后,是一次关于各方面文化知识的综合洗礼。 这洗礼既是对家长知识储备的考验,也是对孩子艺术欣赏水平的重要突破。 曾有家长坦言,自己希望孩子多学习古诗词,是想在日后孩子身临其境时,能有脱口而出“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诗书素养,而不是只会瞪着眼睛,不停重复着“好看!”这类干巴巴的单一词汇。 艺术鉴赏能力又何尝不是一样。它是人类不同时期的文明结晶,凝聚了一代代艺术家思想和绘画能力之大成。 读懂艺术作品,就是读懂一个特定时代的人文和历史,忆古思今,也就能让孩子更加客观看待当下,了解这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