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吉吉安zyy 于 2020-12-23 22:00 编辑 我有过三次跟团旅行的经验,每次回来就忘了自己到过哪些地方和景点。 挖空脑袋寻思的话,总是想不出来。 讲真,我只记得旅途中的人事物。 一、台湾行 办理台湾签证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1、提供5万元的个人存款证明;2、跟团。 那一次,我深刻体会到贫穷限制了独自出境的计划,只能退而求其次—跟团。 那个团是地域拼团,有素养的年长者3位,我们3位年轻女性,十几位山区老人家。 我忘了走过哪些地方,只记得经历过阿里山的山路盘旋,我收获了上车就入睡的功效;只记得无力吐槽山区老人的素养,随地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经常迟到,其中还发生了件不愉快的事,最可怕的后果就是全团被带到派出所去,所幸及时发现和解决。 这让我对跟团旅行有严重的阴影。 跟团旅行对于同行的游客素养要求太高,不确定性太强,不幸的话会严重影响整个出行的心情。 二、919社群狂欢节六天五夜邮轮游 第二次跟团旅行是因为互联网社群的堀起,吴晓波频道和十点读书联合发起了“社群狂欢节”活动。同样是跟团,但这旅行团的游客质量太高了,最低的团费是我能够接受的。于是,果断下单。 我只记得,我和一群人浩浩荡荡的从上海码头乘坐游轮经过韩国和日本,玩过哪些地方忘了。可我依然记得那艘邮轮上的故事。 “社群狂欢节”和谁去旅游? 2016年9月19日和50大互联网社群,近百位名人大咖、社群领袖和自媒体精英一起去旅游。 我在电梯里可以遇见吴晓波,和张德芬同台跳舞,和李筱懿在露天电影院看同一场电影,听十点读书林少分享创业史,听中国电动汽车环球旅行第一人宗毅分享80天里的环球旅行故事。听自媒体人杨小米、剽悍一只猫分享他们的故事。 犹记得宗毅说:“生命是拿来体验,而不是浪费”时内心的热血沸腾。 犹记得李筱懿说:“问题是拿来解决的,不是用来逃避的”时的顿悟。 现在,我当时遇到的自媒体人,现在也成了互联网界的大咖和作者。 我的视野和见识在这次的旅行中都到了高度拓宽。它早已成为故事,却深扎我心中。 三、千岛湖 “千岛湖”我借助了百度终于把具体名称给找出来了。 这是一趟半自助游的出行。 去趟黄山散漫自由行,突发奇想在旅舍前台订了千岛湖一日游的旅行团。 目的就想省去一切交通问题。 我想旅途的美好,除了自然景观的美妙,还有遇见的人和事令人期待。 遇见两位老人,刚退休后,就开始从大东北一路南下,遇见我们时已经出来40多天了。 千岛湖是其中一站。 看着她们抖音直播或者与家人连线视频,都觉得很潮。 乐观的老人总让人心生喜欢。 老人说:“大半辈子都没有出来尽兴的玩过,趁着还走得动,先从远的走起。” 总觉得,她们年纪虽大,心态年轻。 记起千岛湖的2位老人,就不得不提下,我那70来岁的姑婆北京行。 就在前天,我那70来岁的姑婆劝说着我妈:“有机会你一定要去北京走走,去看看毛主席,去看看故宫,那个很大很漂亮。” 我好奇的问:你怎么去的? “就我们村里的老人组一个团,一起去的,2900元,飞机来回,可便宜了。” 至此,我觉得选择自由行或者跟团,很大程度上在于和你一起出行的人群。 如果素养高的话,整个3000多人的团依旧井然有序。 如果素养参差不齐,20来人的团也可能鸡飞狗跳。 年轻人的话,我还是喜欢自由行,没有跟团的舒适和方便,却能在旅途中遇见更多未知。 老年人的话,我还是推荐几个认识的朋友一起组团成行,去哪里,怎么玩自己人决定,或松或紧的行程自己人好商量。 到了哪些景点忘了就忘了,开心也很重要。再者所有的旅游安全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