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英子001 于 2020-9-26 19:31 编辑 01 如果去做个调查,家庭开支最大头是什么?不用想都会在两个答案里面选:一个是房子,一个是孩子。碰上婚后不用自己买房的家庭,那就只剩下孩子了。因为,一个家庭虽然可以不用自己买房,但不能不自己养娃。 养娃的费用到底有多高?看看我们办公室几位同事的情况就知道了。 同事A: 孩子还在上幼儿园,学费一学期9800元。另外幼儿园老师建议家长给孩子报两门园内兴趣班,一个兴趣班一学期500元。 夫妻两人都要上班,早上没时间送(学校是不允许把孩子提早送过去的),孩子下午4点就要接。为此,把孩子的外婆接来,专门负责接送及照顾孩子。听说一个月给孩子外婆1500元辛苦费。 再加上孩子平时的吃喝玩乐,光一个孩子的开支差不多占了家庭近一半的收入。 同事B: 孩子刚上高二,早在孩子去年定下这所高中时,他们就在学校旁边租了一套房子,一个月房租2800元,不包水电费。 高中不能享受义务教育,一个学期学费不到2千。重点不在这里,重点在孩子的各种辅导上。 听B说,现在校外有各种针对性的辅导课,一节45分钟500元,自己觉得哪方面差点就去补。听说很多学生都会选择这种补课法。 同事C: 同事C大概是我们办公室养娃负担最重的家庭了吧。谁让她是二胎宝妈呢? 老大才上小学三年级,那么小的娃,她竟然给孩子报了四个兴趣班,而且已经报了好几年。当时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报这么多,既费时间又费钱。 C给我们解释:趁着孩子还在上低年级,学业负担不重,多培养些兴趣爱好,长大后也是一门技能。等到初中高中,那时就要使劲抓学习成绩了,没时间学这些兴趣爱好。 再说她的小二子,她说她刚脱离苦海,因为小二子终于不再折腾她了。 小二子刚生下不久,就患上了严重的湿疹,三天两头进医院,钱花了不少,就是不见好。后来,终于查出来,是牛奶过敏,可那么小的孩子,不喝牛奶喝什么?有医生建议她,有专门的抗过敏奶粉。 于是,C买起奶粉来毫不手软,一小罐抗过敏奶粉350元,只能维持孩子三天的口粮。 现在,小二子终于可以不用喝奶粉了,C觉得自己像走过了万里长征。 02 相对于同事们在孩子们面前的各种烧钱法,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位很节省的母亲了。刚刚我特意统计了一下自记帐以来,专门花在孩子身上的费用。 从2015年3月到2020年9月,共5.5年,孩子花费共计145778元,平摊到每年为26505元,每月为2208元。 即使养孩子的费用每月只要2208元,远远少于我这些同事的家庭,但在我的家庭支出中,它仍旧占据了很大的位置。 而不管是我家,还是别人家,养孩子的费用中,教育支出都是占了一大半。在古代,就有“孟母三迁”,在很抓教育的现代,这样的例子只会更多。 作为一个母亲,都想把最好的呈现给孩子。所以,平时可以抠自己,抠老公,却不舍得抠孩子。 从孩子呱呱落地,就开始为孩子的事操心,比别人家的孩子矮啦,讲话迟啦,生病发烧啦,每一件事都牵动着母亲的心。 及至上学了,又担心自己的孩子没别人家的优秀,长大了要吃亏,于是不甘落后地给孩子报各种辅导班。 所以,养孩子的费用越来越贵,随之而来的,是孩子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03 这几年,一个新名词出现在大家眼前,叫“内卷化”。什么意思呢?意思就是,在某些场合中,大家都在为超过别人而努力。但到头来,所有人都累到精疲力竭,但整体利益并没有提高。 “内卷化”用在中国式家长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很贴切。因为都在拼命花钱想让自己的孩子提前偷跑,结果就是起跑线往前挪了。 家长和孩子都没得到好处。家长掏空了钱包,孩子牺牲了自由,失去了童年。 当然,这不是哪个宝妈的错,因为不给孩子提供好的平台,孩子就要被同龄人甩下一大截。所以,作为宝妈,即使再抠门,在孩子面前,也会变成最大方的宝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