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马娘子 于 2020-7-6 10:34 编辑 关于钱,大家都很熟悉,熟悉到我们天天为它焦虑。我就是如此。最近正想办法改变这种状态,只为睡个好觉。 2007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工资2000元,不高,在同班同学中算是低水平的,有出差补助每日30元,那时的我自认成绩不好,能靠自己找到工作已经很好,工作是4月份定下来的,那时的我只想抓住能抓住的,有点不计后果,现在回看,就是考虑的不全面。世界目前还没有后悔药,时光还不能倒流,我能做的就是引以为戒,并告诉可能有需要的人,第一份工作真的很重要,重要到足以改变人生。 我的第一份工作没有其他人的那样,给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或者形成一套稳健的成熟的企业管理的模式的思维,虽然我现在所拥有的说是第一份工作带来的一点不为过,在别人眼中也是非常好的,但是总会不时地想,要是第一份工作能提供更为全面的能力训练,是不是更好。我的第二任老板曾经直接指出“你的自信都是表面的,不时发自内心的,因为你没经历过大公司制度化的训练和工作模式,你的判断都带着不确定性。”她指出了我后来职业道路上的严重问题,也预示着当我进入大公司时所面临的困境。 第一份工作就打开了我对股票的大门,工作几个月后,因为天天听同事们讲股票,我也去开了个股票账户,那时候还有股东卡,看起来很简单,上海A,深圳A各一。我用工作后攒下来的几千块钱投入股市,每天偷偷留意同事们的聊天,傻傻地买些5月以下的股票,印象最深的就是国立电力,就是因为便宜。 后来了解到有涨跌幅限制,知道ST的幅度只有5%,就买了ST股票,那时的我是多么的懵懂,也就是那么的蠢,不在于赚钱多少,而在于对ST毫不了解。这段时间,注定是亏钱的,庆幸的是,本金不多。在这个阶段,我也开始买保险,本来想着买个重大疾病保险的,但是因为某些原因,也抱着对熟人的信任,我买了分红养老保险,后来自认懂得时间价值的我,认为保险不好,取消了,按保单的现值拿回了一小部分本金。这两个事情让我学会了,投资是个非常重要且专业的事情,做决定前必须坚持两个方面:一是对投资对象了解的程度,必须是自己所清楚了解的,而不是道听途说;二是要坚持最初的投资目标,无论是短期、中期还是目标,确定了就不要变,如果发现其他方向,请另行考虑,不要混淆在一起,这样才能有助于复盘,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 在毕业2年的时间了,我经历了股票印花税的征收,上证指数从5000点一直下行,直到今天依然在3000徘徊,A股的牛市没有真正重现过。这时我知道了定投基金,但是工资不高,没有闲钱,当时定投的门槛对我来说还是高了。在这个时候也经历股市的疯狂,据同事的说法,小区的清洁工阿姨都在讨论股票,就这样开始全民炒股,也预示着股市的拐点,确实,在中国来说,所有人都知道能赚钱的时候,就是开始亏钱的时候。后来,无论熊牛市,我一直在股市,一直以这个为风向标。15年的时候,再次印证了。 2015年某一天,我在银行办事,等候时,清洁工阿姨被银行经理提醒:不要在大堂,尤其是客户面前,惊惊诧诧地讨论股票输赢,这不就是又一次全民参与吗?2015年的一波行情就这样在年中开始向下。 换了一份工作后,认识的几个同事也在炒股,我们建了个小群,那是后微信还没广泛使用,我们还在用qq群。同事们都是习惯自己选股,然后分享,其中有一位同事很有自己一套的投资理论,每次都会仔细选股,长期观察,然后全仓持有,同一时间不会持有3只以上的股票,每年能保持20%的收益,对于目标只有5%的我来说,那是极为可观的收益,最厉害的是,同事在熊市也能保持这样的收益。而我恰恰相反,每次选股胆子小,都是3-5手的买,最多的时候同时持股10只以上,说好听是分散风险,但是全都是亏的,风险不都一样吗? 亏了不愿意割肉离场,死磕,赚了留不到最后,早早离场。这样的投资风格,我持续了9年之久,注定成为一名合格的韭菜,所幸都是闲钱,也不多。最后2016年,听朋友的劝,割肉离场,记得还是留了一只亏惨了的。 投资股票,必须给自己设定目标,明确底线,市场无时不在变动,但是目标不能变,人都是情绪化的,容易受外界影响,只有在坚持投资准则的情况下,才能做出理性决定,往后市场如何变化,均与自己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