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习惯购买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投资范围以银行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类资产为主,主要看中他们的严选、专业和收益稳健,说白了就稳中还能挣一点小收益。我通常会买一年期的,手头宽裕的话会每个月都买,自动续期,买完就不管了,省心省事,体验感不错。这几个月花费比较多就没有买入,偶然间想起来了,就打开想看下收益,寻找下满足感,结果发现负增长了。于是我的脑海是这样极速运转的: *中低风险都赔钱,我是又上错车了吗? *本都不保了吗? *我要不要赶紧改成到期赎回啊? *银行存款利息现在多少啊?存折在哪里?转移啊! *赶紧上论坛找帖子,希望能从同盟军里找到个蛛丝马迹。 然而除了大家吐槽抱怨没有任何有价值的消息。陆续7、8天,我每天都会登录系统看看,看着收益一天天减少,还有一笔本金都扣了不少,真是身在六月心在腊月啊。 直到官方出来解释:债券供给加大,资金面边际收紧,债券价格出现下跌。过于专业的话,听起来有些吃力,但总体意思我的脑细胞是能接收到的。起伏的心随之也平静下来了。 虽然最近收益又翻红了,我还是给自己这次的心态打了个差评。用我老公的话说我是个蔫大胆,不声不响,啥都敢投,可能也是经历了几次临界的亏损,我一下子把心收回来了,不敢冒进更害怕损失,宁可被通货膨胀的蜜汁砒霜给嚯嚯了,也不愿意赔了利益又折了本金,其实这样不好不好。学理财之前,我们更应该先学会理心态。怎样才能有一个较为强大的心态呢?怎样才能在理财的世界里游刃有余呢? 一、答好风险测评试卷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了解敌人的前提得先了解自己。袁咏仪在吐槽大会上关于消费说过:有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话糙理不糙,我觉得放在理财上一样受用。有多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买多高风险的产品,或者进行多大的投资。 对初接触理财的小白来说,了解自己风险偏好的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进行风险承受测评,通过风险评估,我们可以简单了解到自己属于什么投资类型。比如我是相对积极型,进而可以知道我适合购买低风险、中低风险、中风险和中高风险等级的产品。 由此,在资产配置中,我更适合于债券型。科学配置可以为5%股票型,85%债券型,10%货币型。这样的比例,既可以满足我对收益的期望,又可以规避短时期的波动。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随着我们知识和经验的累积,风险承受能力是不断的变化着的,所以测评是有有效期的,最好每2年重新测评一次。 以上为知己。 二、审查产品档案 其实,选择一款理财产品就像是在选择一位伴侣。我们不仅要看她的外在,我们还需要知道她的脾气、性格,只要有所了解我们才能判断三观是否一致。套用在理财产品上,就是外在的收益,内在的风险、特点,我们都需要掌握。一款产品,我们不仅要看到它的亮点,更要去挖掘它的档案。比如: 产品的类型,是保险产品还是银行自身推出的理财产品; 投资组合,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是多少,流动性资产比重是多少,固定收益类投资比例是多少; 产品管理人资质,是怎样的管理公司,运行情况如何,规模如何; 管理人的投资风格,追求的收益和能承受的风险是什么,投资理念有无介绍; 还有投资策略、投资风险等等。 以上为知彼。 三、正确面对亏损 现在回想起来,偶尔的亏损也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哲学告诉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问题。只有遇到波动我们才会停下来去分析原因,去盘点自己的理财知识。所以,我感觉一定程度的亏损正像是一块试金石,不仅能检验出理财产品的优劣,还能检验出自己的理财水平。像我买的产品人家说是是中低风险,人家可没有拍胸脯说没有风险噻。一遇到负增长就恐慌那多半是我自己的原因。 巴菲特说过:投资就像打棒球,你要让记分牌上的得分增加,就必须盯着球场,而不是盯着记分牌。我们不能只看表面的收益,而是应该通观全局。 正是基于此,面对亏损我们要有一个正确的心态。 在投资理财中,你的心态怎样呢?会随着收益大起大落吗?欢迎留言讨论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