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一种痛苦叫做感同身受,“只有变成别人,我才能为自己说话。” 最近一口气读完了韩国现象级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本以为讲述的是女主出身贫寒继而努力奋进最后剧情反转的故事,读到最后才知道这个女主活得多么不容易,却又无力挣脱。 这位82年出生于韩国某普通家庭的女性,在35岁那年抑郁了,经常变成别人,用他人的口吻说话。 作者是这样描述她的“只有这样变成别人,我才能为自己说话”,瞬间击中无数人柔软的内心:自己也是这样,即使活在痛苦的世界,也只是默默承受,从来不为自己发声。你也是这样吗? 生于80年代的亚洲女性,几乎都在金智英的人生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因为引起共鸣、发人深思,这样一个平凡女人的人生故事,在短短几年里广为传播。2019年,出版三年后这部小说被拍成电影,据说在韩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我没有看过这部接近5星推荐的电影,但也一样感触良多。薄薄的一本书读完,内心久久不能安静,半个月后都不敢提笔写下读后感想。仿佛有太多太多的话想说,却说不出来。 01 金智英的家庭很普通,上有姐姐,下有弟弟,还有重男轻女的父母祖辈。小时候她最喜欢吃弟弟的奶粉,但只要奶奶发现她偷吃,就会狠狠地打她的背部,打到她措手不及;家里蒸好的小锅米饭,必定也是按爸爸、弟弟、奶奶的顺序先盛,好吃的自然而然地进了弟弟的肚子,而她和姐姐只能捡小碎屑。弟弟的东西都是新的、成双成对的,而自己和姐姐的物品却总是凑不成一对。 在不少的多子女家庭,尤其是广大农村,家里物品的分配都是有顺序的,按照父母和爷爷奶奶们的偏爱来分。男孩分得先,分得多些,几乎是常态。如果家里没多少钱,供不了几个孩子一起去读书,那女孩书读得好,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牺牲对象。我还记得,我小学时候有位学习特别好的同班女生,大概读到四五年级,有天突然不上学了。我们跑去问她为什么不来学校,她泪光闪闪,后来我才知道是她辍学是为了赚钱供养弟弟。很小的时候就出去打工,承受着资本的剥削与不该她这个年纪承受的社会残酷。她本有个简单而平凡的梦想,当个小学老师教书育人,然而这梦想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 如果没有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如果没有偏爱型的父母,你可能会觉得有些梦想,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能够得着。像身边的朋友会说同学可以在社会深造追寻梦想啊,但事实上,家庭的负累、社会的压力会让她疲累不堪。 正如畅销书《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所说“好奇心是一种奢侈品,只有经济上有保障的人才有权享有”,如果没有贵人们的相助,塔拉也不太可能走出贫困的大山,在哈佛剑桥这些高等学府深造,成为别人仰望的星光。我能理解富裕家庭的人难以想象底层人为了生存努力的样子,因为他们有些人的起跑线早已是别人的终点。 02 金智英是幸运的,她受教育阶段并没有被阻断,毕业后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 她知道职场上的不公平:
尽管职场的不友善不公平在她眼里尽显无遗,但她依然想努力地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然而跟大多数的女性一样,等到结婚,她也无可避免面临被催生孩子。金智英考虑到自己的未来,会因为生育而失去很多很多,青春、工作、人脉、健康……好好先生的丈夫却说“智英,你不要只想着自己会失去什么,要多想想你会得到什么”,我们的另一半在育儿方面并没有女性那样的焦虑,因为相比女性他们失去的太微不足道,在育儿方面他们很多时候都只是搭把手,甚至有的先生在孩子出生后做起了甩手掌柜,美曰其名赚钱养家。即使抚育的是同一个孩子,同样担任的是父母角色,却很难感受得到妻子的痛苦。 金智英跟丈夫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能不能不要再说‘帮’我了?帮我做家务,帮我带小孩,帮我找工作,这难道不是你的家、你的事、你的孩子吗?再说,要是我去工作,赚来的钱难道都只花在我身上吗?干吗说得好像是发善心帮别人做事一样?”何其熟悉,就像我们经常跟另一半呼喊的那样! 同样是女性,在金智英大着肚子坚持去地铁上班时反讽:“肚子都大成这样了,还出来上班赚钱”,仿佛她丢了天大的人!做母亲本是件神圣的事情,但过程中也有太多太多的艰辛。即使身为女性,没有经历过育儿的过程,一样无法感同身受。事实上,公交车上愿意把舒适的座位让给孕妇的,大部分都是生养过孩子的女性,只有切身体会过这样的角色,才明白此时的不容易。 03 孩子出生后,因为没有老人帮带娃,金智英被迫辞去工作,跟很多女性一样,由职场女性转变为全职妈妈。像个陀螺一样的转:抱着孩子做家务、上厕所,每两个小时就得喂一次母乳。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还要把屋子打扫得干干净净,因为她是“不上班的全职妈妈”。去看个病,老医生还说“现在的女人到底有什么好辛苦的?做家务不用样样自己来,从前的女人才叫辛苦。” 嗯,现在确实有各种各样的工具在辅助女人做家务,洗衣服有洗衣机、洗碗有洗碗机、扫地有机器人、做饭炒菜有智能电器。但真的就不辛苦了吗?同样是女人,没经历过现代式的育儿生活,一样也无法感同身受。他们觉得现在的持家女性闲在家里没事干,他们无法认同全职妈妈的存在价值,如果你叫苦,只会给予你鄙视而不是觉得你伟大,想要认同感太难太难。 就是这样的现实把金智英推向痛苦的深渊,得不到认同还要被嘲笑。不过是带着孩子去喝杯咖啡,却被同样捧着咖啡的男性嘲讽为“妈虫”。“我也好想当一个拿老公赚的钱买咖啡喝的妈虫啊!”这句话让她仓皇而逃,击溃了她所有的坚强,“我赌上自己的性命生下孩子,放弃了自己的工作与梦想,难道连一杯只要1500元韩币(折合人民币9块钱)的咖啡都不能喝吗”?她对丈夫哭诉,是撕心裂肺、歇斯底里的无力感。 原本她习惯默默地承受一切,就算别人说什么也不做反驳,自小受的教育、生长的环境让她变成了那样的人。自从“妈虫”事件以后,她经常性的变成了别人,为自己说话。
她很焦虑也很无助,想要得到身边人的帮助与理解。她借这些角色说出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而这些她在清醒的时候绝对不会说出口。 这些隐忍的痛苦,如果你我也正在经历着,内心定有很大的触动。 04 故事的最后,金智英并没有治好她的抑郁,也没有如我们所愿的那样奋进逆袭。全书的结尾更加的讽刺:即使是治疗金智英的心理医生,有着同样让人心疼的精神病妻,面对怀孕生子而要辞职的女下属时,内心还是发出这样的感叹:“下次招聘一样要找未婚单身的才行,最好是男医生”。即使是心理医生,同样有着这样患病的妻子,依然无法感同身受。 指望别人来理解自己的感受很难,即使受着苦难的金智英们有着这样的呐喊:要求职场公正平等的对待,要求家庭地位相当,要求外界不再戴着有色眼镜看全职妈妈。但大环境不是一两次的呐喊痛斥就能解决的,我们还需要长久的等待。这种情况之下,囿于苦难的金智英们该如何是好? 最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坚持——不要为了爱情而放弃梦想,不要为了孩子、为了家人而交出自己的全世界。即使身边的人对你说不,依然保留为自己发声的能力。这里我不是劝你放弃爱情,不是让你放弃生育,也不是让你不要当全职宝妈,毕竟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对于大多数女性来说,选择结婚生育自然有它的意义所在。我想说的是,无论你选择哪一种,都要尽力地在这种选择里活得最好。 即使当了全职妈妈,即使生活有多么的不如意,都不要忘记自己是谁,内心坚强面对当前的苦难。减少对另一半的依附,想方设法做一些不与社会脱节甚至提升自我的事情,最好是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收入。没有一技之长?不要紧,谁都不是天生就有技能,这个过程会很辛苦,但是内心得到的充实感是任何外人的给予都无法与之相比的。即使静下心来,写一下自己的育儿困惑,寻找共鸣也是极好的。最怕的是连自己都放弃自己,忘记了要去的远方。 世间磨难何止千万,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可能出现不可预知又让人痛苦的变化,但请记住,你真的不是一个人独自在前行。 还有很多很多的金智英们在陪着你,在为彼此打气。 希望有一天,金智英也能活成全智贤。 文/一晓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努力的姑娘不孤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