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致你大爷的青春 于 2019-8-9 13:45 编辑 说在前面,之所以能记住养孩927天,是因为在2017年1月24日出生当天,新建宝宝账本。不过我仍喜欢把宝宝支出纳入家庭总账本,这样家庭开支数据更全面。 一、养孩心态 还没经历养孩的夫妻,往往听过以下“老人言”:养孩子压力太大了,现在钱要省着花,为以后攒点钱。但我以过来人的姿态认为,养孩并不一定就是吞金兽,碎钞机。 首先我信服这个说法:穷人有穷人活法,富人有富人路子。人常说,每个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但这有一个前提即,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喝进口奶粉,用进口尿片,抑或上早教、艺术培训班。总结起来就是,根据自己家庭,选择适合自己阶层的养育消费水平。 二、养孩成本 都说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从我闺女出生的2年半,通过精准记账可以得知,我家的养育水平在1.2-1.3万元/年。 分类有: (2017年) 1、 吃:泛指一切专门给她吃的,其中花销最大的当属奶粉。特别是从2018年底,开始换蓝臻,一罐400多元,吃喝花销相比之前200元一罐的牛栏,直线上升。 2、 医:泛指与医疗相关,诸如医院看病,药品等; 3、 用:主要是生活用品,如面霜,沐浴露等。其中尿不湿和干湿巾是花销主力。 4、 玩:顾名思义是玩具、绘本、摇摇车等。相比买玩具,更愿意买绘本。现如今闺女也养成了看书习惯。 5、 穿:衣帽鞋类,无需多言。第二年穿的花销最多,今年倒没怎么买。 (2018年) 每年花销分类占比各不相同:第一年吃用医穿玩;第二年用医穿吃玩;今年吃医用玩穿。 第一胎刚出生时,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也是手忙脚乱,无所适从。这也不可避免需要多付学费。一旦遇上生病,比如今年的2-3月宝宝被受流感折磨,前后3家医院,给出的治疗各不相同。花钱倒是其次,随之带来的精神压力才是煎熬。 (2019年) 三、教育规划 只有等到有了孩子,才会理解为何学区房这么贵,还有家庭愿意挤破头也要进。同样,从去年开始,我也留意起所在城市的学校排名和对应学区。 但随着2017年这波全国房价普涨,现如今想要得到无锡最好的学区房,单价已达3.5万元,而得到的是一个拥挤老破小。 这也是与养孩同样的道理,咱并非这个消费阶层。不如退而求其次,选择中档学区,月供首付尚能承受。 医疗上,我从闺女一出生,就立即买了城镇居民医疗,并每年续保。每年199元保费,可报销门诊和住院。这在今年频繁去医院,派上了用场。这类国家的福利保障,希望每个家庭都为孩子投保。 (2017年居民医疗) 养孩是付出的,精神和金钱上。但当有一天,她对你说,长大了赚钱给爸爸/妈妈花。这点付出,又算的了什么呢? 闺女,长大了先把爹养你的花销结了。呐,这是养你的账本。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