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的意义,就是教会我们用另一个角度看世界

浏览:165 评论:10
2019-5-2 20:19:52 来自生活资讯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一棵树,会看到什么呢?

看到封面时,我先做了一个猜想。如果是由我来画这本绘本,我会看到脚下的花花草草和眼前的风景,就这些事物做一些延伸,其他的似乎也看不到什么了。那么作者会给这棵树作了哪些猜想呢?这位作者可是获得过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最佳图画奖的殊荣的韩国绘本作者李贤珠,她一定有自己有趣而独特的思维。

仔细感受一下封面:印刷很精致,标题是浮在纸上的,触感良好。这棵占据了整个封面的大树,郁郁葱葱,大树之间还躲着几只叽叽喳喳的小鸟。树叶层层叠叠,颜色深浅不一,不论是嫩嫩的黄色还是浓浓的绿色,都很赏心悦目。未小读很用心地把开本做成了特殊大小——和树的形状一致。


因为是第一次看未小读的绘本,我特地翻了一下网上相关的内容。发现「未小读」童书共有三条产品线,分别为绘本、艺术启蒙和自然科普。其中最喜欢的就是绘本,「未小读」的绘本品牌定位是与世界接轨,引进的童书几乎都是获奖作品或者获奖作者的新作品,从设计到内容上都十分精湛。

就像这本《树看到了什么》,你会看到时间的烙印。全书主要的绘画手法是水粉画,色彩主要是黄色、泥土色、绿色、蓝色等色调,不浓烈,和书的风格很像,温暖而安静。

书的主人公——一棵树,10岁的时候搬家到了现在住的地方。他随着自己的成长,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

第一层是童年。一层是个钢琴教室,里面是叮叮咚咚的琴声,和热热闹闹的小朋友。有的在跳舞、有的在唱歌,一副很投入的样子。画画的线条很简单,大家也很享受琴声萦绕。就连树和小鸟都在聆听琴声。这一层的隐喻,是童年和快乐。孩子们的纯真和快乐,是最值得珍惜和感动的。

第二层是成长。二层是画家的家。画家画了很多树的画,从一片落叶到树苗再到一整棵树,画家画下了树搬到这儿来的每一个时刻。树也很开心,他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成长。仔细看会发现,10岁时的树,在主枝干下面只有零星的几个小树枝,而14岁时候已经又长出了几个分枝。这时,园艺工人来修剪了,会疼,但是长得更快了。这就像成长的代价,痛并快乐着。疼,是因为成长总会遇见不开心的事,快乐是因为没有了这些干扰物,长得更快了。

第三层是家庭。三层是豆子一家。除了爸爸妈妈和女儿,还住着小狗豆子和他的五只狗宝宝。狗妈妈刚生完狗宝宝,妈妈给小狗盖上了暖和的被子,怕他们着凉。五只小狗依偎在豆子旁边,在树飘落了一地的落叶上面打滚,这是幸福的时光,是家的味道。爸爸妈妈和女儿坐在厚厚的落叶上,每个人抱着一只小狗逗着玩,家庭中简单纯粹的幸福。

第四层是衰老。四层住着一个孤独的老奶奶。只有她一个人住着,屋里静悄悄,也没有光,暗暗的。墙角静静地摆放着一排植物,和老奶奶互相陪伴着。奶奶的手里是家人的照片,她一个人背对着门,抱着照片笑着。门是半掩着的,透着一些光亮,但是光亮照不到奶奶身上,画面有些悲伤,下起了雨,雨是蓝色的,画也是蓝色的,蓝色代表着忧郁。

第五层是离去。五层什么都没有,是顶层。小树长大了,和房顶一样高,这一层里什么都没有,空荡荡的。画面同样选用了蓝灰色的色调,光把树枝的影子照得长长的,孤独而虚无。看到这里,绘本的情绪走向是由开心走向伤心,最后变得悲凉。孩子可能看不到这一层,但作为成人,我能看出来小树长到这一层时,所要面对的,是离开(死亡)的悲伤。

树越长越高,也越来越孤单,一个人的日子越来越多了。日子也从春天走到秋天,又到了冬天。天空从白昼走到了黑夜。树枝从翠绿变得枯黄,又纷纷落下,最后又重新焕发生机。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小树长成了大树,它的树枝直直地伸向天空,和另外一棵大树相遇了。这时再抬起头看,远远近近的,都是一棵棵大树在互相打招呼。世界重新变成绿色,小树不再孤独,他能每天看到身边的同伴。更深层的含义,大概是看过了生老病死,走过了春夏秋冬,小树也长成了大树,走向了成熟。

对3—6岁的孩子来说,不一定能理解这么深,他们只需要能看懂故事就足够了。可这本《树看到了什么》,不只是为孩子们准备的,它的读者还有——作为父母的我们。看过更多的风景,经历过更多的风雨,我们终将走向成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