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父母消费观有代沟?这样做保家庭和睦

浏览:1312 评论:40
2019-1-17 20:16:58 来自记账晒单 来自手机 [ 复制链接 ]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这难念的症结多是源于观念的不同,消费观就是其中之一。在大多数家庭里,是年轻一代喜欢剁手月光,父母看不下去,我们家正好相反,家婆喜欢“买买买”之后“扔扔扔”,作为抠门族的成员才是我看不下去的那个,万千事件中摘出一二:
   
1.事件一

        
家中幸福树买了一年多了,原装盆太小,限制了生长,公公想要换一个大点的盆。婆婆直接来话:换什么盆啊,把这幸福树扔了吧。
   
幸福树虽不健壮但也长得快挨屋顶了。要扔了,连我都舍不得。公公回话:你知道这树多少钱吗?就扔,一百多就给扔出去了。
   
2.事件二
   
我们结婚时不知道婆家什么风格,买的餐桌是个小型会议桌,配套的凳子也和办公用的一样,有薄薄的一层皮革。时间长了,坐的地方开始破皮了,婆婆说:扔了吧。
   
除了破损的地方,其他的可都是崭新的啊。
     
3.事件三
   
婆婆想换辆自行车,家里还有一辆旧的,公公上班时骑的多。婆婆的想法是能把公公骑的自行车丢了,自己的让给公公,而后她买辆新车。
     
自行车啊,就是旧而已,哪哪都没坏,在以前这可是家里的大件儿啊。
   
面对年轻消费心态的婆婆,我通常用三种方法和她沟通:
   
1.沉默,沉默还是沉默
   
婆媳间的矛盾多是交流不当引起的,对于格格不入的消费观,我保持最多的就是沉默。钱婆婆自己会挣,怎样花也是她的自由,不支持不反对也不参与,给双方最大的自由最多的空间。
   
2.搬出上一级
      
在1条不适合使用时,我会使用第2条。搬出我婆婆的妈妈。首先,这是我婆婆的亲妈,提别人她可能会生气,提她自己妈怎么也不为过。再者就是,我婆婆的妈妈是一个特别特别节俭的老人,一小块卫生纸都得反复用,他们的节省是一辈子的习惯了。所以,如果我婆婆又想买了以后不舒心的扔什么,我会一不留意的说句:哎呀,要是我姥姥看见肯定舍不得。通常情况下,我婆婆就会终止某行为。
   
3.献良言佳策
   
当第1第2都失效的时候,我会动用第3种方法,献计献策予以阻止。
     
比如,要扔我家餐桌凳子这个事。假如不拦着,我婆婆就会把家里几个凳子都扔了,为了和餐桌配套,还得买原来这样的。事实很清楚三四年后还得坏,如此反复浪费不少钱。
     
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套餐桌桌布,配上餐椅椅垫,破损的地方看不到了,还能有焕然一新的视觉体验,我这个提议得到了全家认可。
   
说到我自己的父母,在消费观上,我们也有很大矛盾。我这么扣,多受我原生态家庭环境的影响,我父母对他们自己太过节省,甚至日常生活需要都对自己很苛刻。
   
1.事件一
     
家里电热水壶是参加活动赠送的两个,连高仿都做不到。天天坏,我爸戴着老花镜倒替着修,几十块钱的生活必需品,让他们换一个也舍不得。关键是防造的电热水壶安全隐患很大啊。
   
2.事件二
   
我爹妈没怎么买过新衣服,虽不用缝补,按他们说的,又穿不坏,买什么新的。长年累月,无论过不过年都不给自己置办新衣服。
   
处理和我父母消费观比较容易,大不了我可以语言暴力,说凶了,自己爹妈也没事。小时候他们为我好,大了我为他们好。但是通常这样情况很少,两招就能搞定了。
   
1.瞒天过海  
我父母的消费命门也好抓就是不花钱就行。所以我带家里的东西都是“不花钱”的,比如电热水壶,是单位统一买的,买多了我拿家里了(天知道单位哪有这福利)。
   
我不花钱的东西很多,渠道也多了去了:同事送的,网上抢的,买东西赠的,积分兑换的,等等。哈哈,我好怕有一天,我妈他们这些阿姨们唠嗑让邻家大妈知道我网上能“抢”也让我也给他们“抢免费”的东西。
   
2.先斩后奏
有时候借口用尽或者没有合适的,就只能先斩后奏了,比如妈妈过生日,给她买衣服。就是买了,能退也告诉她不能退,大不了就是被训几句,她心里肯定还是高兴的。回家聚会买饭菜或者水果,价钱折扣的说,后来我妈都不信了,东西哪能那么便宜,搞的现在每次都得给我估算下花了多少钱,逼我说真相。
     
夫妻消费观都会不同,何况隔着几十年的两代人呢。无论父母持怎样的消费观念做怎样的消费行为,父母有益身心了就都是对的。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