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前几天,办公室的同事还在热火朝天地讨论抢春运车票的事。 当听到“车票”这个词时,坚强冷硬了一整年的心似乎在一瞬间变得柔软无比。 离家在外,奔波千里,每个人都有很好的理由。为了成长、为了工作、为了更好的生活…… 但无论走得多远,“回家”永远是我们心中最深切的期盼。 1 我有个朋友阿文,在印度尼西亚的孔子学院当志愿教师,离家四千多公里。 每回一次家,单单是往返机票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钱多钱少倒无所谓,关键旅途很波折。 因为学校的位置比较偏,每次去机场要先坐十几个小时的大巴。飞机差不多飞8个小时,从深圳转机飞到南京。再转高铁回扬州,整个归程要经受两天的车马劳顿之苦。 很多跟他一起的同事觉得,既费钱又折腾,还不如不回去呢。但外派印尼的三年,阿文从来没有在外面过过年。 倒不是他不怕麻烦,不怕折腾。只是一想到千里之外,正急切等待着自己的家人,旅途再远再累,也无比值得。 而且我们的确需要这样一个时刻,暂时远离生活的喧嚣。没有压力,没有工作,卸下所有的伪装和防备,跟最爱的人待在一起。 2 其实回家,回的不仅仅是家的距离,更是心的距离。 记得小时候,我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缠在父母身边问这问那,可随着年岁愈长、离家愈远,和父母的沟通就变成了每周一次电话的寒暄和叮嘱。 我们向往的是大千世界,可父母呢,却只能停留在原地,看着我们渐行渐远的背影,追不上,也不敢去追。 作家王波曾讲过一个自己的故事—— 有一年春节,他正好碰上要去外地出差,不能回家过年,很愧疚地打电话跟爸妈说了。 爸爸明知道儿子回去不了,却还是一个人冒着刺骨的寒风,来到了家附近的小车站。一直等啊等啊……妈妈打电话叫他别等了,赶紧回去。可爸爸却说:“万一他骗我们的呢,万一晚上他就回来了呢。” 在所有父母的心里,没有子女的春节不叫过年。 但对于子女来说,逃离春节回家,却有千百种理由—— 春节期间工资翻倍,害怕回家爸妈催婚、跟长辈三观不合……甚至有的人回家了,也只是沉溺在手机的世界里,把父母的关心推得远远的。 其实,亲情也罢,爱情友情也一样。 长久不见,心会渐行渐远,爱会生疏淡漠,唯有用心才能让心靠得更近。 3 想起去年辞职来南京找了新工作。 爸妈很不理解,说干嘛走的那么远,待在家里不是挺好的。我和爸妈一番争论,互不相让,最后不欢而散。期间我固执地一次电话也没打回去。 年前爸妈来了电话。什么责备、劝告也没说,就单单问了句:什么时候回家?也就只是在那一瞬间,所有的委屈和心酸都烟消云散。 回到家里,看着妈妈在厨房忙里忙外。锅里的大鱼大肉,看得人直咽口水。我们几个孩子时不时围着妈妈转来转去,还假装问一句:要不要帮忙?其实就是想蹭口吃的。 而妈妈这个时候会轻轻抽一下我们偷吃的手,佯装嗔怒:“没洗手呢”。好像所有的误会和不解都不曾发生过。 所以,还有什么比过年回家更温暖的呢? 就像是林语堂说的:
一年到头,全家人整整齐齐地聚在一起。吃着热气腾腾的团圆饭,东拉西扯聊家常。显摆获得的成就也罢、吐槽过去的委屈也罢…… 不知不觉,我们了解了彼此的生活,明白了对方的悲欢。 与此同时,我们也与最爱的人完成了生活和情感的对接,从中获取了前行的勇气和力量。 所以不管过去的一年,过得如何,不管路途有多坎坷,不管车票有多贵,收拾好行囊回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