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芙,你用过拼多多吗? ——没,怎么了? ——有没有搞错,朋友圈广告昨天给我推宝马,今天给我推拼多多,这降级也是醉了…… 朋友说,昨天看到宝马的推送还是美滋滋的,虽然买不起——说明我是潜力股? 然后,今天收到拼多多的推送,她整个人都不好了——我看上去就那么像潜在用户吗? 她截图2份推送在朋友圈吐槽后,底下的评论主要有这几派: ——别说了,我去某创业园区办事,前两个月电梯广告是XX租车,现在是拼多多,同时还循环语音播放,太洗脑了,跟当年的脑白金一样。 ——你看不上的,往往都在赚大钱! ——拼多多确实生猛,被人做空还股价上涨,啧啧啧。 确实,常年生活在钢筋水泥中,穿梭在格子间的白领们,对外面世界风起云涌的变化,有时候会慢一拍,就会有诸如这类疑惑: 为什么会推送我看不上的拼多多? 为什么一些行业我以为很赚钱实际上赚得不多? 为什么一些行业我以为不赚钱其实早发财了? 艾芙这个朋友的抱怨,其实就是拼多多最近生猛势头的缩影: 前阵子,国际做空机构盯上拼多多,做空拼多多反而让拼多多股价稳定拉升,3个交易日累计涨幅达21.04%。 如果空头加了6倍杠杆,以拼多多目前的涨幅或已致空头爆仓。 当然啦,这已经不是国际空头机构第一次败走拼多多,之前在8月就曾出现过这种情况,做空拼多多,拼多多的股价反而从17美元上涨到30美元,让部分做空机构血本无归。 (你说你何苦呢?) 然后看看国内,京东股价半年腰斩、活跃用户减少860万,阿里的获客成本也远超拼多多,背靠微 信的拼多多,所有的基础设施都来自各种互联网巨头: 不用自己吭哧吭哧做云计算、做物流、做支付、做流量,用户在持续增长。 不管喜不喜欢,拼多多已经成为仅次前两者的第三大电商平台了—— “双11”期间,拼多多总物流订单数同比增长逾300%,农产品订单量超4000万单,较去年同比增长逾409%。 市场份额已经超过苏宁电商和亚马逊中国,真是电商领域的一匹黑马,啧啧啧,果然是年轻创业者,电商新模式的社交玩法玩得溜溜的。 (BUT,艾芙没有在上面买过东西,就没有发言权,你若买过,欢迎留言)。 同时,拼多多发布的2018年二季报显示,虽然亏损增加,但是成交总额增速、活跃买家数绝对增量仍行业领先。 年活跃买家数高达 3.44 亿,虽然增速也在放缓,但也已经超过京东了。 很多人都说,至少目前来看,拼多多还是一家快速成长的公司,只要未来没有经营上的大错误,钱景前景都会不错。 所以,如果哪一天,艾芙也收到拼多多的朋友圈广告推送,一点都不会惊讶, 再去看看高瓴资本的操作:在2018年Q3清仓了百度、网易等公司股票,新入拼多多、耐克、苹果等公司,就更不奇怪了, 资本都是闻着钱的气味过去的,理性又出手快准狠。 哎,啥时候我也能有这种出手的机会啊? 你看上不的,往往在赚大钱 “不就是靠低价么,有什么了不起?” 嗯,类似的说法,艾芙也听到过很多次: 很多人看不上拼多多,觉得它很LOW,又低价又质量差,感觉自己在上面买东西甚至下载它的APP,都是拉低level。 “我连爸妈都不许他们买。” 对,拼多多的战略做法,确实是“农村包围城市”。 很多一二线白领日常购物的电商平台,不管是某东还是某猫,对三线及其以下的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地区,覆盖率其实并不高。 不是说物流不行,而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认知和接受程度不同: 广大农村地区的消费习惯是什么?是对价格最敏感,对品质不敏感,还更容易受到身边熟人的影响—— 双11期间,拼多多农产品订单量超4000万单,较去年同比增长逾409%! 拼多多近期的表现,也N次证明了那个话题: 你看不上的,往往在赚大钱。 先说说传统的一些,比如早餐店、奶茶店、熟食店。 像熟食店,一般毛利最低都40%,消费水平高的地区甚至能达到50%以上,去掉租房子的费用、人工费等等其他费用后纯利一般都在25% 左右。 就问问你高不高? 也问问几个人愿意拉下level去做? 还有这几年“每个人的朋友圈,总会屏蔽几个”的微商。 在很多人印象里,微商=有个手机就能做,除了坑蒙拐骗,晒一些虚假的交易记录。 但有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微商行业市场交易规模为3287.7亿元,预计到2019年这个数字将扩大到1万亿。 另据数据显示,目前微商从业者人数达到3000万人。 这个,真心不是艾芙替微商洗白,我看到数据也有点吃惊:这么猛?! 还有农村回收废旧车辆这个行业,看上去又脏又累,能赚钱么? 说了别不信,有人凭它年入百万——我去,这么有赚头?! 农村一些大型的回收站里面,有人专门拆解废旧车辆的部件,最值钱的就是发动机,其他零部件也是多多少少能卖钱。 所以,城市白领看不上的废旧车辆回收,从业者的年收入往往超出他们一大截。 还有一个特殊的例子:毛坦厂中学复读生中的“陪读妈妈”。 当然不是亲妈啦,是做那些陪读不了的亲妈们的生意——租一排房子,装修好出租,还顺带照顾复读生的生活起居。 有人算了算,每次上百人,每人一学期费用(包吃包住)2万左右,嗯,自己算吧。 虽然毛坦厂中学跟我们大部分人都没半毛钱,虽然只是每年在新闻里瞥一眼,但不妨碍有人靠它赚钱又赚口碑。 你认为赚钱的,往往并没有那么赚 跟上面说的相反,看似高大上,外行第一反应“哇,老板”,其实往往没有那么赚钱。 像制造业,有个重要指标叫周转率,一旦周转率慢下来,也许订单还在赚钱,但是毛利润总额将无法再支持运营成本。 如果出货周期从2周变成3周,年毛利润就直接少了1/3,这也是很多制造业中小企业主吭哧吭哧辛苦了一年,才发现并没有赚到什么钱的很大一个原因。 当然啦,并不是说制造业总体无法赚钱,而是这行对精益经营,技术和品质要求实在太高,以为门槛低扎堆进去的,肯定就呵呵。 还有炒股,看似诱人,其实绝大多数股民都是被收割,真正发家致富的,少之又少。 看看2018年最新的胡润财富报告就知道了: 在超过1000万的高净值人群中企业主占比60%、金领占比20%、炒房者占比10%、职业股民(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占比10%。 亿元以上高净值人群中,职业股民的占比仅仅为5%。 对了还有N多的电商小白,看着别人赚钱眼馋得不行,准备不足甚至没啥准备就一头扎进去,结果呢? 有个小电商说,自己弄了家新店,找了个靠谱的运营团队,双11那天确实卖了100万的货,总归能赚到一笔还不错的钱吧? 结果财务给她好好算了一笔账单,扣掉各种费用后,卖了100万的货,顶多只能算收支平衡,这还是不错的结局了。 怎么回事?那100万的货白卖了? 事后查起原因,主要是花了很多钱刷销量,还有挖掘各种渠道……这些订单基本不赚钱,没亏已经是谢天谢地了。 这也是很多人冲着“电商赚钱”扎进去,感觉满地都是钱为啥自己赚不到钱的原因: 满地都是钱么? 那是网店不用店面的假象,给了小白们一种“不就一台电脑几个人么”的浅薄认知,其实运作成本远远要比他们想象中的高。 而且,既然人人都觉得“能赚钱”,N个小白扎堆进去,市场竞争压力特别大(其实不是小白也感觉到竞争压力)—— 有N种电商的新玩法,就有N个需要花钱的地方,一笔笔加起来,啧啧,不好说; 而且,现在的消费者可选余地越来越大了,吸引顾客、留住顾客的要求也水涨船高…… 最后一算,呀,比开实体店投入的时间、精力、经济成本都高啊。 其实看到这里,你应该发现, 根本没有所谓一定能赚钱、一定不能赚钱的行业, 我们以为的赚钱、不赚钱,很多时候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背后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行业周期规律、消费市场等等大背景,以及各行各业中各人的眼光、格局、思维、性格、付出等等,多多少少都有些忽略了。 有时候也跟我们对一些行业先入为主的固定认知有关,或者干脆这么说吧: 大部分人的生活经历相对单调,又往往会对自己不了解的行业做过多的猜测、做过少的调研,就会有认知上的偏差。 你认为呢? 2018年仅剩最后1个月啦, 是可以回归总结啦, 希望大家都有多一些的收获 少一些的遗憾—— 趁最后1个月多蹦跶一下 来许下明年的计划和目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