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杂谈]

双十一疯潮的背后,隐藏的到底是什么?

浏览:101 评论:10
2018-11-11 19:14:22 来自理财生活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一年一度的双11又来了,这个曾经的“光棍节”在八年前摇身一变成了“天猫购物节”,而随着各大主流电商平台的不断加入,如今的双十一已经变成了全民的购物狂欢节。

天猫双11成交额从2010年的9.36亿人民币到2017年的1682亿人民币,七年间翻了一百多倍,“双11”的成长速度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想象,而在一组组疯狂的数据背后其实是电商对消费经济学的运用和对消费者行为心理的充分了解。

(图源来自网络)

在消费经济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双十一活动里是应用了经济学中的“价格歧视”,因为一件的商品的价格不仅是它的货币价格,还有它所隐含的时间机会成本价格。

当人们对购买商品的时间估值越高时,他对商品价格就会越不敏感;相反,当人们对购买所费时间估值越低时,他们就会去寻找更低成本的购买渠道,也就是说相对富裕的人群对于需求价格弹性小于相对贫穷的人群,他们对于商品的高价格是可以接受的,区分这两类消费群体的最佳手段就是“商品券”。


(图源来自网络)

对于大多数的消费者而言,当需求价格弹性较大的商品(奢侈品、高档化妆品等非生活必需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就会大大增加,所以电商通过设计复杂的折扣券领取方式和各类红包补贴,向不同的客户实行不同的销售价格或收费标准,就是利用了时间价值换取产品价格。

在双十一活动中,我们常见的促销商品主要是服装、护肤品、日化用品、零食等商品,因为这些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相对较大,所以一旦商品价格出现下降就会造成销量的猛增,加上双十一将时间节点设置成11.11这一天,就会形成Deadline,使得消费者有了紧迫感,有了时间压力,进而加大了消费者的购物冲动。



(图源来自网络)

双11疯狂的背后,还反映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人类是具备群体性的,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在消费行为中同样存在。在双11购物狂欢节中,我们可以看见各个群体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媒体在双十一中扮演着联络员的角色,联系消费者和电商,在活动开启前通过各种媒介造势,预热,烘托气氛,吸引眼球。

商家在节日中扮演着让利者的角色,打折、秒杀、满减,买一赠一等促销活动更是带来需求的爆增,销售额的成倍增长,而此时的消费者在其影响下就会参加到活动中来,进而在你买我也要买的从众心理影响下,增加了销售额。

而且在大数据的分析下,更多符合消费者喜好,价格和需求的商品进行精准推送,更是加大了消费者购物的可能性,进而带动整个双十一成交额的爆发。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热门版块 更多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