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课堂]

未来还会出现第二波雷潮吗?(上)

浏览:47 评论:3
2018-8-17 10:29:02 来自理财生活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前言:虽然第一波雷潮刚过去不久,但就如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思考一样,根子上的问题根本就没有解决。阶段性淘汰一批先烈以儆效尤,政策监管上在用点药止痛一下,等药效过去,开不出真正药方还是要直面生死。

所以先回答标题的问题:会。

今天的话题是对P2P和鱼叔号有一定经验的读者准备的,所以一来就直奔主题,也算是给劫后余生的小伙伴们一个交代。

问题是通过现象暴露出来的,导致本轮雷潮的“三巨头”分别是:

系统性风险+过去自律不强留下的病根+监管趋严转型困难。

同时,这也是未来影响互金领域的三大因素。

一、系统性风险

系统性风险是躲不掉的。就像股灾期间,很多专业投资机构照样翻车,甚至挨的比普通人更惨。

这回爆雷的平台中,不少还是根红苗正有国资背书的,地方政策间接授信,或者知名风投领投,上市公司参股,规模中等偏上的……

在笔者的记忆中,就有e周行、合时代、银豆、抱财网。这些公司是隐藏太深恶意欺诈,还是机构投资者都瞎了眼?
不谋全局者不足于谋一隅,P2P圈的爆雷跟金融大环境有很大关系。

影响今年经济走势的因素:

一个是毛衣粘(谐音),直接对实体经济和未来预期造成冲击;

二是金融强监管+去杠杆,双管齐下导致资金面偏紧,7个盖子盖不住10个马桶,要抽资金出来填窟窿了;

三是房子限售限购+信用标准提高这一点要说得一些点才好理解。房子限购限售,如果要现金出来救急,卖不掉怎么办?

假设中产的资产配置里面一般有5个钱袋,分别是房产、股票、基金、保险、P2P,要斩仓救急,选哪一个?

保险和房地产是动不了的,只有在其他3个里面选,不巧,今年A股熊市,沪指从3500点一路阴跌到现在2700点,愿不愿意割肉?

所以,只好选择抽P2P资金出来救急。

同时,不少通过P2P平台借出去的钱都变相流入了股市,甚至有些还是以加杠杆的方式,一旦股市普跌这部分钱就不一定能按时还上了,坏账率一高又会引起P2P领域中的挤兑。

二、过去自律不强留下的病根

打个比方,P2P过去就像个没人管教的野孩子,在市场上野蛮生长养成了不少飞鹰走狗的坏习惯,比如自融、秒标、拆标、假标、资金池、带杠杆……这些坏习惯在行业景气的时候还不算大过,一旦家道中落要拼硬功过冬,这些以前搞得的事都是雷,容易集中爆发。
正常的金融体系,都是有准入门槛的,对从业人员要有高标准,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也有要求,比如购买私募基金,准入门槛就是100万起步,还需要一定的投资经验。

毕竟金融就是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需要很高深的专业知识做背书的。
如果按照P2P过去无监管的玩法,基本上把民营银行、资管、投行和庞氏的路子都走了一遍,早就触犯了“非法集资”、“无照经营”等诸多禁忌,但因为对小微企业和抵押物不足的个人信贷确有帮助,才对其失格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估计上面也是知道这里面的沉疾够深,才把备案的日期延长了,限期自己打扫干净,要么转型、要么走程序清盘、要么按照合规的高标准严要求对自己进行塑身,不管那种选择,对野惯了的P2P平台来说,都是一件要用吃奶劲的事。

三、监管趋严转型困难

说到这儿又要聊深一步,金融创造价值本质是什么?无外乎三条路:

1、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投资风险,做好咨询服务。

2、自己承担风险,拿钱参与投资。

3、通过加杠杆提高效率,让本该十年的事五年完成。

目前国家对P2P的整改态度还未完全明朗化,大概率会学习美国的模式,就是建立一套立足于个人征信系统的公共平台,比如百行征信。

未来风险就从平台转移到个人对个人节点上,平台就回到最初的定位:只做信息中介服务,其他什么都不准做。

这又有点矫枉过正了。对于习惯了高收益的P2P平台及从业者,照这么改革等于自废武功。没有了技术操作空间,平台间除了相互杀价抢流量,就没有其他玩法,未来剩下几家超大平台靠微利生存外,就是一片白地。

剩下的时间不多了,有何出路?
鉴于篇幅所限,今天先写到这儿,关于P2P的前世今生,笔者用了一些接地气的比喻来总结,下一篇将具体谈到未来展望,敬请期待。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鱼叔叨财(yushudaocai),关注微信公众号获取第一手资讯!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热门版块 更多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