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哥哥家,又买了一套房子,是的,又又又,全款买的第三套了。 2002年的时候,哥哥大学毕业,然后到了中学当语文老师,当时的工资真低,不到1000块钱。而且,他也不是那种节俭的人,刚毕业的小年轻喜欢喝酒、喜欢打球,所以通常都是好几个年轻的小伙子一起打篮球,然后去喝酒,这样每月下来也没什么积蓄,有时还得爸妈接济。 2003年年初,哥哥和嫂子结婚,租房,同年年底小侄女出生,应该说他们开启了比较拮据的人生。哥哥在一所中学,嫂子在另一所小学,我爸妈当时说为了照顾读中学的我不能离开家,哥哥嫂子只能雇人,当时一月才300,家庭月收入不到2000,保姆费300一月,伙食费一个教师一月也得300左右吧,还有房租,加之哥哥花钱当时大手大脚的,当时应该没什么存款。 2004年,我高中,我妈也来到县城,这次就租了个比较大的房间,四室一厅的,当时一年才3600元,小侄女就留下来给我妈看了。每次嫂子上班走的时候,小侄女都是哭得撕心裂肺的,我们要抱很远等她看到新鲜的玩意儿才肯停歇。当然,房租依然是哥嫂付,据说我妈看侄女还赚钱了,给得慢了少了还会到处嚷嚷。 2005年,哥哥嫂子调到同一所中学(嫂子也是中学语文教师本来,被调动到小学的),这样两个人一起也就不用我妈看娃了,每次周末回城他们三口都是去嫂子娘家住的,时间久了,他们觉得也不合适,就动了买房的念头。 2005年年底,买了第一套房子,大产权,106个平米,只用了8万,对8万,你没看错。当时还没人炒房,农村人还没那么多进城的,就像我婆婆说的,2005年的时候村里回来的人都说房子便宜要她去买,她当时想买了也没用没买。哥哥买了,他有那么多钱吗?没有,借的,是嫂子娘家那边的亲戚比较给力,凑一下就一套房子出来了。房子买了,他们并没有急着精装,只是将墙面刮白,买了厨房用品、床、简易沙发以前的生活用品一搬就住进来了,对,连地板也没铺,没钱啊。这套房子2012年才精装的,才变动的格局、才铺的地板、买的新沙发、电视什么的。 然后,买房之后,他们开启了一个疯狂还钱的模式:省省省!旧饭从来不倒,旧衣服从来不扔,什么聚会娱乐通通没有,这也倒好,哥哥戒酒了,直到我结婚之前他都再没喝过。 当然,他们的工资一天天也是涨的,2010年的样子,工资以外加了阳光津贴一月可以拿到4000多,两个人下来也就小一万了。同时,嫂子家有一位开商贸公司的亲戚,他们把积攒的钱都投给亲戚,坐享30%左右的年化收益,这个收益一直持续到2014年,年化收益降到18%,一直到现在的12%,当然这也是给他们开的绿灯,平常人现在年化收益是8%左右。 2015年,新的经济适用房分配工作推进,又加之想要二胎,他俩就办了离婚手续。然后,等到经济适用房指标分配的时候,他俩每个人都有一个名额,哥哥因为培训耽误了,嫂子很幸运拿到了指标。 2016年,开始分房拿钥匙,又是个小平米房97平,25楼,总价不到30w。手里当时有钱,没有贷款,全款结清精装,装完以后,我哥每去一次鼻炎,我每去一次鼻炎,原本要住的房子考虑到健康因素,晾了半年租出去了,租金15000/年。 2016年年底,小侄子出生,觉得两个房子都比较小,娃肯定得我爸妈带,而且我爸妈这么多年看别人都在哄孙子转过弯来了,虽然年纪大了,但说到带孙子还是倍儿精神的。两个房子都小,考虑到侄女上学方便哥嫂上班方便,折中选了个就近的地方租了一套140平米的房子,一直到前一段时间,他们又瞅到一套130平米+20平米地下室的房子,总价60万,房主急要现金, 我想着我要是知道有这么个房子,我借钱也买了。那个地段的房子向来是全城最高价,10多年前的土豪都在那里住着。60万,精装修,全套家具,搬铺盖进去就好了。而且,很明显家具配置很高档,我超喜欢那个红木的、死沉死沉的餐桌,吃饭都感觉香。 当然最后这一套房子也不是谁都能买到:嫂子的父母原来在这个小区住着,嫂子哥哥、姐姐家也都在这个小区住了很多年了,大家都熟络,所以这种便宜的房子肯定是没等挂出去卖就排队买的。 那么,总结下来,工作15年,他们能全款买三套房,归功于这些点: 1、嫂子娘家的亲戚比较给力。我哥虽然上学期间像个公子哥花钱大手大脚,但结婚后,我家真的是没出一分力。 2、被生活逼成驾驭生活的高手。窘迫、绝望我记得我哥问我爸借钱去看嫂子的场景,50元,只要50元,但被拒绝了。所以,有时候,不成长是没被生活所迫。绝望,才是最好的成长手段啊。 3、齐心协力。开启省钱模式,两个人就在那里共患难,买了新房子两个人就同享福,而且能为彼此着想考虑周全。 4、投资方式简单粗暴收益高。30%,还没有风险,你去哪里找?即使是现在的12%,我们也找不到吧。中间倒是买过一次出租车,但是想到没时间经营,26万买了没几天又原价退回去了。 5、积极开源。他俩都是教师,嫂子早年间补课收入也不少,一个孩子3000元一个学期,哥哥做的一手好菜,顾家,搭档得不错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