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儿子走过一年级的妈妈手记...

浏览:61 评论:0
2018-6-30 15:42:49 来自头条 来自PC [ 复制链接 ]
3eb25f6c09c88251ae07ad82108511298047de8f15779-GEydZ0_fw658.jpg



走过如此艰难的一年,值得用一篇文章来纪念..






儿子上小学一年,我只想用“怀疑人生”来形容我的感受。在儿子读小学前,对于现在的小学教育我从来没有去了解过、关心过。嘟嘟也没有上过学前衔接班,所以进入小学的我和他都处于各种“懵逼状”。

面对当前教育的种种现状,我无力改变,只能接受,然后慢慢地习惯。但在这个过程中,我希望自己永远记着以下两条真理:


只要你对某一项事业感兴趣,长久地坚持下去你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慧足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
只要一个人在朴实而饶有兴趣地活着,他终究会发现,造物主对世事的安排,都是水到渠成的!


所以除了学习,在低段我更关注孩子兴趣的培养。让我开心的是,我确实发现了嘟嘟的爱好和兴趣——乐高、天文和各种科学知识。即使那些枯燥乏味的科学术语,他也听得津津有味。

我要尽全力去保护他的这颗“好奇心”,同时更重要的是借着这个好奇心的种子,让他明白数学、物理、化学是一切工科的基础,只有运用好了这些工具才能更好地为科学服务!



2.基础教育是为普通人服务的,如果他不能成名成家,我希望他有从微小生活中发现快乐的能力。


看俞敏洪在奇葩大会上的分享,有两句话印象很深:



1.他希望孩子们一定要培养一个业余爱好,即便在孤独的时候也能觉得生活这样度过更有意义。他决定这孩子未来的生活,比上哪个名牌大学更加重要;




2.康永问他如果孩子没有胸怀大志该怎么办?俞敏洪认为人这辈子两个事情最重要,首先要看他有没有在日常生活中获得快乐和幸福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去看所谓的“伟大志向”能不能让他更加快乐和幸福。如果一个孩子没有非要做成什么大事才能幸福快乐的意愿,那就不要强迫他。能有一份可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并且这份工作他还比较喜欢,这就足够了。



其实类似观点我还从"易中天”老师的演讲中听到过。我希望儿子能有从日常的生活中寻找快乐的能力,能有一个在他人生艰难的时刻,可以陪伴他熬过去的爱好,这就够了!

阴差阳错吧,嘟嘟开始学圆号了,现在专门给嘟嘟请了一个老师一对一教学。愿我们可以借着圆号,走进音乐的世界。那真的是一个美好的,可以让你忘掉烦恼、让你得到安宁的世界。



3.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考试不该是目的和终点。心无旁骛,按照自己的节奏前进才是正道。


其实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做起来真太难了!各种考试、各种排名,从班上到年级甚至升学考试从区、市到省的排名从来没有消停过。在这个过程中,没有谁的心态可以好到无所谓!

但尽管这样,我还是想给大家分享我看到的这篇文章:与本地高考最高分仅差3分的他,竟是盲童!然而,这家人却超级淡定…

在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的2018年考生高考各类别成绩分布表公布后,王蕴的父母是从同事口中得这个消息,后又接到了盲校校长徐洪妹打来的祝贺电话,但他们甚至都没有叫醒已经入睡的儿子,直到第二天早上才平淡地告诉他,儿子的反应也正如意料中“淡定”。

他们从不考虑排名、比较,不问分数,只想着每天比昨天的自己更进步一点。所以,他们最高兴的都是发挥能力获得升学机会,而不是考试成绩和排名本身。

母亲安慰他:“只要有大学上就很好了,实在没大学上,现在学习途径很多,就在家里学也可以!而且,学习是一生的事情,大学只是一个阶段。”很快,王蕴就放下了包袱,高考结束后,他按照自己制定的学习规划,正常自学英语、历史,重拾因高考暂时搁置的钢琴和竹笛乐器,还加强了每天几公里的跑步训练,准备下半年参加马拉松。



而现实是高考之后,大家一起烧书、扔书、彻夜看电视、玩游戏,请客吃饭喝酒、K歌、蹦迪...有如当代“范进中举”般疯狂。

当然,不是每家人都有这样的心境,因为也不是每家人都可以像他们一样真心爱学习。这份淡定和坦然早已超越了分数,分数和这份心境比起来太微不足道了!


我常想,要不是因为他家儿子与上海市最高分只差三分,还会有人去关注他们吗?还会有人去写他们吗?充其量觉得他们就是当代的“堂吉诃德”罢了!


但是,我还是希望孩子是从内心去爱学习。和分数无关、和今后的功名无关,单纯从知识本身出发。我甚至更怕因为分数而抹杀了孩子对学习的热爱,对知识的探索。


所以,我常常告诉儿子,我们和自己比就好了!我们最重要的是知道我们要什么,我们如何去得到,我们每天比昨天进步在哪里......


儿子总是似懂非懂地看着我,然后转身说,“妈妈我想玩乐高,妈妈我想看电视...”





嘟嘟身上有好多缺点:做事不认真、喜欢看电视、自控力差、不够勇敢、特别粘我、也不爱看书.....

每当看到他身上的缺点,我总在想“是不是我这个榜样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是不是我也有同样的问题”,还是我以前对他的陪伴太少了...所有我希望他做到的事情,我希望我都可以做给他看,“陪伴即修行”这是陪伴嘟嘟这一年我另一个最大的感受。


Linda姐说:
以上这些观点,是我陪伴嘟嘟这一年的时间里,我非常认可的教育理念。也许在以后陪伴嘟嘟成长的过程中,我会因为挫折偶尔对这些理念产生怀疑和动摇,但这些就是那种“无论多少人认可,都一定不会错的道理!”


曾经走过的路,爬过的坑,曾经留下的眼泪让我明白了这些,所以值得纪念......

































全部评论 楼主直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热门版块 更多
下载客户端
随手记客户端 直接扫描下载 ios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