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幸得到一个长投线下活动的名额。 听过长投资本小熊老师的课后,整理了一下思路,也来谈谈所谓的中美贸易战到底会怎样发展。 与其称其为中美贸易战,我更倾向于称他为:中美贸易摩擦。 中美贸易持续摩擦下去, 对普通人的生活是否有影响呢? 由浅入深的分析,首先得分析这场贸易战能不能打起来,即便打起来了,又会对哪些行业产生影响? 可参考上世纪50年代-90年代美日贸易大战。 持续了40年的贸易大战,总共经历了6场战役,分别是纺织品战,钢铁战,家电战,汽车战,半导体战,电信战。 前期选择纺织品战与钢铁是由于其技术要求较低,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若是打这两场战役,中国可以说是稳操胜券的。 据统计,2017年,中国人均收入5.54万人民币;美国人均收入5.77万美元,折合人民币36.1万。两者相差6.5倍,对于纺织业的话,低价劳动力是推动纺织业大量出口的一大要素。 而钢铁行业更是我国对外输出最强势的行业,世界上每新增100块钢铁,就有50块是中国制造的。 经历了试探性的低技术贸易战,中期则会往重工业以及高科技技术行业推动。 如果说倒退回到30年前,中国无论在家电行业还是汽车行业,都无法与美国这种科技大国相媲美。 然而改革开放近40年来,中国企业不断吸收国外先进理论并且自我研发核心技术,涌现出了一大批创业者,打造多个符合国民需求的自主品牌。并逐渐实现包括汽车、家电、数码产品等行业的出口。 在中国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我国的高新产业正呈现百花齐放,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 这样的战役,如今的中国已然不会逊色于美国。 那么谈到最后的半导体与电信大战。 准确来说,在这个时代,可能要打的不会是半导体之战了,可能会是人工智能之战。 坦白中国在最顶尖的科技这方面面对美国还是会有差距的。 但是无论是电信领域还是人工智能领域,这种周期性长,渗透性低且必须结合彼此国情的行业,是难以对他国造成过大影响的。 更遑论能打出胜负了。 综上所述,在如今中国各领域齐头并进,高速发展的时刻,美国也只敢稍微制造点摩擦,而不敢真正地掀起贸易大战。 所以,所谓的中美贸易战实际上对国民的生活基本上不会产生什么影响。 那么可能你会问,为什么日本经历了上世纪的美日贸易战以后,经济持续萧条呢? 许多人会认为这是美日贸易战所促成的结果。 其实不然。 促使日本经济萧条的主要原因是日方不当的经济调整政策。 日本的经济学家认为,降息降准能够刺激需求,从而刺激消费。 所以在86年-87年,短短一年间,连续降息高达200个基点。 利息降低了,人民消费需求并不会增长,反倒是炒房的热潮开始席卷日本全国,不断地拉升房价,使之泡沫形成。 日本政府于89年发现房价的高涨已成为一种恐怖态势。于是做成了一件让各国经济学者匪夷所思的事情,快速拉高利息,由原来的2.5%飙升到3.25%,一口气提升了3档利息。 突然的加息激起了日本炒房客的恐慌心理,于是开始了一波房子倒卖潮流,房价一落千丈,泡沫刺破。 这就是日本国拙劣的经济把控政策。 那么我国会步其后尘吗? 你可能发现了,在2015年,我国做出了一件与86年日本所做类似的事情:降息降准。 当时也有一部分经济学者认为降息可拉动内需,而实际拉动的只有房价和股票,短短半年时间,许多城市房价翻番,A股指数由最低的约2400点拉升至了最高的5100点,飙升之速度令人咂舌。 但消费有提升上去吗? 显然是没有的。 我不会因为你利息降低了就去多买一台电视;我不会因为你利息降低了就去买多一辆车。 我只有在我收入增加的时候才会考虑增加自己的消费。 于是乎,2015年6月,股市崩盘,大熊降临。 一大波韭菜被割得干干净净。 好在我国对于房地产的注重,不会轻易去刺激泡沫,未来具体会怎么走,我不知道。 但你问我此时会不会买房,如果说我有充裕的资金,并且这是我的刚需,我会买一套。 你说买房投资,现在来谈,有点迟了。 又或者,没有其它投资理财渠道了,把它当做超长期保值投资,深深的套着也是可以的。 所以,对于贸易战,不需要有过多的担忧。 我们需要做的则是合理分配自己的资产,设定属于自己的保障账户、灵活账户、短投账户、长投账户,看清国内趋势以及国际形势,抓准机遇寻找投资机会。
|